关灯
护眼
字体: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_沈志华【完结】(371)

  这样,侵略军陆军和李承晚陆军加起来有19个师,其中16个师部署在前线,后方3个师(美军2个师,李承晚军1个师),总人数近50万人。

  美空军第5部队在朝鲜作战,有各种飞机2437架。在这里活动的航空母舰5艘,轻型舰只20-30艘,还有大量登陆艇,它们主要沿朝鲜东海岸活动。

  (二)敌之战斗行动

  飞机成队、成整个部队编队或单个活动。近来由于克拉克下令大规模轰炸北朝鲜的78个城市,美军活动频繁,常30、50甚至100架飞机同时出动。它们不仅轰炸城市,还轰炸个别农村。9月22日,我们看到30架美机,显然它们是飞向平壤地区,沿途各个地区投弹,其中包括向在农田里劳动的农民投弹(沙里院地区)。

  这批飞机未飞到平壤(显然是遇到了朝鲜歼击机),在高州市地区彻底炸平了一个村庄。

  1952年9月21日,我们经过这个村庄时,它还完好,村民还在从事和平劳动。23日我们再来这里,它已变成一片废墟,弹坑垒垒。在空袭中,4名平民丧生,多人受伤。

  9月23日,在沙里院地区的基寺谷(Чинсхо)村我们看到4架美国攻击机,飞得很高,6次诡秘地绕道以机枪和炮攻击土曼达里(Тумандари)和基寺谷村。

  美国航空兵经常轰炸铁路和公路,尤其是在平壤以南地区。所有交通路口,桥梁附近,车站和大的村镇通常都被炸得烂七八糟。道路着弹密度半公里就达20多处。

  大多数弹坑是450、250和100公斤炸弹炸的;也有的弹坑是1000公斤的爆破炸弹炸的,甚至还有更大的。450公斤(1000磅)炸弹弹坑直径可达10米,深可达2.5-3米。1000公斤爆破弹的弹坑直径可达15-16米,深度在软土地达4-米。

  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所、一家工厂和许多目标遭空袭的情况研究表明,投弹命中率——甚至从7公里高空投弹,是很高的。

  在有些战役中,进攻时坦克被用来突破防线,在防御时还可以作为移动火力点。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处处长的报告中,提到美国人有专门山地坦克。

  陆军炮兵使用302毫米及以下的火炮,海军炮兵使用420毫米以下的火炮。

  多数使用的火炮为105毫米(50%)和155毫米(25%),其余的占25%。

  最近敌人炮火使用战术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美国人主要是对着整个战场打炮,现在则是针对单独目标和前沿阵地进行炮轰和有计划的射击。

  8、9月份敌人在前沿加紧了活动,开始采用不同形式:有时只派侦察兵活动,多数情况下是派独立分队和部队在狭窄的正面一天实施几次攻击,偶尔也在宽大的正面上实施攻击。

  (三)敌防御特点

  现在敌之前沿走向是:恩比尔岛(Эмпер),岱苏埃岛(Дай-суайто),基奥佐岛(Киоцо-то),汉江南岸至拐弯处向南,智育台(除外),高浪浦里(除外),沙宣里,铁原,金化,金城(除外),九洞,文登里,塞科(Сайко)(除外),三塞里(Сансенри),然后沿汉江南岸出至高城以南12公里海岸。

  第5次战役之前(1951年春之前),敌人轻视修筑工事,指望其坦克和飞机优势。只挖了部分战壕和通道。待其遭受突击之后,敌开始构筑工事,建筑障碍物。

  在文松、家南里、铁原、金化、三庆里、1085高地等地段,敌主要防御地带工事坚固,戒备森严。

  在防御前沿挖了战壕,深1.5米,宽0.8-1.0米,建立了土木发射点和掩蔽所,发射点有2-3层盖木,内净空2×1,5×1.5米,发射孔高40厘米,宽60厘米,守卫2-3人。

  掩蔽所通常建在反面斜坡,掩蔽所不挨在一起,单个构筑。掩蔽所大小为3×2×2米,上面覆土0.5-1米。有些掩蔽所设有枪眼以便自卫。美军和李承晚部队构筑了许多土木火力点和掩蔽所。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攻占的敌一个加强连地区有33个土木火力点和近30个掩蔽所。

  敌制高点可进行环形防御。

  为了对付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夜间进攻,近来美军开始设置铁丝网障碍物,埋设地雷。铁丝网有3-10层不等,而且铁丝网之间还布了雷。

  中国人民志愿司令部不掌握敌人布雷方式和地雷结构的详细资料。

  敌之后方地区在汉城、议政府、华平、华川、杨口、林亭、高洞里一线。敌人在这里构筑工事已一年多。

  在这一地区构筑了战壕,土木火力点,甚至永久工事,设施以及障碍物。作为反抗枢纽,这些工事都能进行环形防御。

  二、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行动

  (四)战斗行动简要回顾

  从1951年1月15日至3月15日,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汉江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敌人实施了猛烈轰炸,以攻击航空兵和炮兵打击朝鲜军和志愿军的战斗队形。

  运输线过长,没有路(现有道路被毁),弹药不足,不善于挖壕筑垒,这些最终导致人民军和志愿军虽经顽强抵抗,最后不得不被迫撤退。

  中国人民志愿军7连的战斗便是殊死抵抗的典范,他们宁可战死也不后退。

  至5月23日,第5次战役激烈的战斗结束,在个别地段,战斗持续到1951年6月11日。这一时期战斗打得特别激烈的是金化市地区。在这些战斗过程中,部队挖的战壕越来越多,这使防御阵地更加巩固,减少了伤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