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曹雪芹小传_周汝昌【完结】(30)

  曹雪芹,为拣〔楝〕亭寅之子,世家,通文墨,不得志,遂放浪形骸,杂优伶中,时演剧以为乐,如杨升庵所为者。(注:其详可看《红楼梦新证》页701。) 也是话并不多,却异常之重要,真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史料。 我们都记得,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写过很多与演戏有关的事,无须尽举;单是"演员"(这是今天的词语),他就写了三种:一种是富家自己的小戏班里的女孩子,如芳官、龄官等十二个女子,都是从苏州采买来的;一种是如蒋玉菡(琪官)那样的男伶,也是某王府里"当差"的;再一种就是柳湘莲,他却不是"职业艺人",而是一个世家子弟,玩票客串的风流人物。贾宝玉对这三种人,都十分欣赏、怜惜、同情。有的竟是知己,密友。甚至因为和他们这一流人交往甚密而惹了麻烦,吃了苦头。--他被贾政毒打,原因之一就是"窝藏"了琪官。 在当时,要和这些人交往,是十分"不光彩"的事,演戏的人,并不像今天尊重为演员、艺术家,而是叫做"戏子",最受贱视,社会地位极低,--所以要和他们交往,这本身就为"上流"人所"不齿"的事。至于身杂优伶之间,躬自粉墨登场,"现身于红氍毹上",那在封建人物看来,简直是骇人听闻的无耻,败坏家门的"丑行"! 只从这一点看,曹雪芹少年时候,被钥空房,不许出门自由活动,就不奇怪了。 曹雪芹对于"戏子",自有他的看法和评价,止如他议论"两赋而来之人"时所说的:"总(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娼。"这种评价,今天的人应该明白那确实是很高的了。 曹雪芹就是不甘为庸人"驱制驾驭"--像牛马般为之服劳供役。 稍晚的杨懋建,作《京尘杂录》,其卷四中曾提到才人落拓,甘伍优伶的故事,-- 昔乾隆间,黄仲则〔名诗人黄景仁〕居京师,落落寡合,每有虞仲翔青蝇之感,权贵人莫能招致之;日惟从伶人乞食,时或竟于红氍毹上,现种种身说法,粉墨淋漓,登场歌哭,谑浪笑傲,旁若无人。如杨升庵〔明代杨慎〕在滇南,醉后胡粉傅面,插花满头,门生诸妓,舆以过市。唐六如〔即雪芹论"两赋"时列举的唐伯虎〕与张梦晋,大雪中游虎丘,效乞儿唱莲花落。才人失意,遂至逾闲荡检。此亦幸际圣朝,容其傲兀耳。 所以,十分清楚,曹雪芹的"放浪",就是对封建礼法的"逾闲荡检"。这不止是一个个人甘愿与否的问题,还有一个"圣朝"容与不容的问题在。而曹雪芹,正是由于放浪而为"圣朝"所难容的位"君才抑塞"的失意才人--伟大的艺术家。

  十五 杂 学

  曹雪芹自幼如何读书上学以及后来如何考取科名、当差作事的详细情况,都已无从考见。我们最多只能作出一些揣测,聊为想象之资而已。 后金的满洲统治主因为形势发展上的客观需要,从很早就开始重视人材的教育和选拔了。天聪五年(1631)就有过凡贵族大臣的子弟自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俱令读书的明令。而在前此两年,并已举行过选取生员的考试。--在最初,努尔哈赤攻占明朝的辽东的时候,最厌恶念书的,凡是俘虏到的书生秀才人等一概加以杀戮;稍后杀戮之风渐减,得有残余;到这时,便从各贝勒以及满蒙等各家家奴中考选提拔,并赏缎布、免差徭:这说明满洲贵族为了统治工作,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需要日益迫切了。入关以后,便完全承袭了明朝科举取士的制度,这是封建朝廷所必然要采取的手段,不待细讲;但是对满洲八旗人参不参加和如何参加科举的问题遂成为他们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难题。他们对此始终举棋不定、朝令夕改、变易频繁。这难题的实质不外乎是他们无法解决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由于客观形势需要,八旗集团、特别是满洲内部,不能不急起直追,竭力向优秀先进的汉族文化学习;一方面,由于对汉族文化接受学习的结果势必会引起满汉汇流、满人严重汉化的局面,而满洲封建主,恐对其统治不利,是最害怕他们丧失了自己原来的骑射的技能和"淳朴"的风气的。因此,他们始终找不到一个双全两美的政策,--而历史的发展却在他们的踌躇不定中而快速迈进。 在康熙前期,他们的"淳朴"的痕迹尚有可寻,而在乾嘉时代的满人看来,那些痕迹却已经成为话柄谈资了。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入关后第一个特别注意培养人材的,他本人就非常好学,所以他身边和周围的人大都是挑选很有文化造诣的,连包衣家奴、侍卫驱走之人也不例外。他在康熙二十四年就曾慨叹"看来内府竟无能书射之人",因此下令在他"常见"的近处设立书房,专门培养内府佐领、管领下的子弟(注:内府佐领和管领本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前者本为兵弁家丁,后者本为管事家奴。曹家在内务府隶属前一类。),分习清书〔满文〕、汉书,一次就选了三百六十六名官学生(后来又迭有增额);次年遂设景山官学--这是在顺治元年设立八旗官学之后的第一个专门为内府三旗子弟所设的专学。 雍正继康熙之后,对八旗人材也很注意,增设了很多培养旗人的学校。雍正六年,命令于景山官学之外再设咸安宫官学,在内府佐领、管领下的幼童以及已在官学的学生之中挑选俊秀者,委派翰林、乌拉、满洲人等为教习和"谙达",分授汉、满功课和弓马武艺。结果选定十三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的学童九十名,于雍正七年正式成立。 我们了解了上述的制度,可以有助于想象、推测曹雪芹自幼接受封建教育的各种可能性和大概的情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