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民国人物传记_郭德宏【完结】(333)

  关于蔡元培与陈独秀改革北大、民主办校,还有不少故事,这里只举一例。

  据当时在北大英文学门(即英文系)上学的许德珩回忆:陈独秀来北大之前,虽然不认识他,但他的文章我早就在《甲寅》杂志上读过了,因为他是首倡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所以给我的印象很深……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之后,和蔡元培一起,积极推动北大的改革,在整顿上课纪律当中,还与我闹过一场误会。当时我们班上有一同学是黎元洪的侄子。此人经常缺课,并叫人代他签到。陈独秀不调查研究,误听人言,就把这件事记在我的身上,在布告牌子上公布我经常旷课,记大过一次。我当时是一个穷苦学生,冬天穿夹衣过冬,宿舍里没有火,所以我不是在讲堂上,就是在图书馆里。当我见到这个记过布告时,十分惊异,并极端愤怒。我一怒之下,就把布告牌砸碎了。陈独秀性情一贯的急躁,他也大怒,对我的砸布告牌又记了一过。我又把第二个布告牌砸了,并站在他的办公室门前,叫陈独秀出来同他说理。此事立即为蔡校长所知,经过蔡的调查,才知道是陈独秀搞错了,叫陈收回成命,并向我进行劝慰,此事遂告平息。“这就是陈独秀认识我的开始。”[104]

  真是不打不相识,他们二人以后的关系很好,下面有所叙述。

  传统党史为了政治需要丑化陈独秀,往往把陈独秀描写成爱发火、拍桌子、训人骂人那样的“家长主义”,“凶神恶煞”。实际上,他是一个很讲理,也很风趣的人。前述陈独秀与黄侃的调侃,对沈尹默字的评论,都是如此。冯友兰也说过一个故事:“我们毕业的时候,师生在一起照了一张相,老师们坐在前一排……陈独秀恰好和梁漱溟坐在一起。梁漱溟很谨慎,把脚收在椅子下面;陈独秀很豪放,把脚一直伸到梁漱溟的前面。相片出来后,我们班长孙本文给他送去了一张,他一看,说:‘照得很好,就是梁先生的脚伸得太远一点。’孙本文说:‘这是你的脚。’”于是大家“哈哈”大笑起来。[105]

  1918年夏北大文科哲学门毕业照,前排右三为陈独秀,右二为梁漱溟

  沈尹默这个人也很有意思。陈独秀对他写的字,上门直率恶评,促使他狠练书法,对陈感激一辈子。胡适与他没有交恶,他却把胡适说成是不肖之徒:“胡适这个人,因缘时会,盗窃虚名,实际他是一个热衷利禄的政客,并非潜心学术的文士。”他说有个叫陈仲恕的人,“震于胡适之声名”,到北大来听过一次胡适讲演,一听之下,就听出问题来了。他越听越觉得熟悉,原来所讲的是从颜习斋书上搬来,并且不加说明,据为己有;又说钱玄同也知道胡适这个秘密。有一次,胡适被邀做学术讲演,此公既已成为时下忙人,自无功夫做什么准备。玄同曾亲眼看见胡适在讲演之前,匆匆赴琉璃厂旧书铺找了一本不知什么书,大约就是一般人不大看的颜习斋著作之类吧,“在洋车上翻阅一过,他这点鬼聪明是有的,裁裁剪剪,上讲台发挥一通,此公行事,大率如此”。[106]

  沈先生攻其一点,否定全人,没有看到胡适确有“大学问家”的一面,可见评人之难。当时在这个新文化阵营中,胡适除了陈独秀这位“伯乐”之外,与其他人如鲁迅(“武器库门上拈小纸条”比喻)、钱玄同、刘半农(关于“王敬轩的双簧戏”及瞧不起刘半农当时没有留过学)、沈尹默等人的关系都不好。似乎在人际关系上,胡适有点傲气和霸气。自然,这里也有中国文人的通病:文人相轻。但陈独秀则相反,在文学革命上有“不容讨论”的霸气,在人际关系上,却能团结各种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新文化运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也暗藏着将来陈独秀一走,《新青年》阵营必然分裂的危机。

  培育一代“新青年”

  从1915年至1918年,以《新青年》及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展了四年。由于《新青年》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销售处;教育部又以北大教育改革为试点辐射全国学校教育,于是,这个运动在全国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荡涤神州大地的一股冲击波。大批青年甚至中老年(如北大教授、后来成为毛泽东岳父的杨昌济等)受到它的启蒙,人生观发生根本性转变,成为一代“新青年”。这一代人,除了《新青年》编辑部成员(他们在发起和进行新文化运动的同时,自己的世界观也得到了转变)、《新青年》和后来《每周评论》的作者群〔《新青年》虽然是一个同人刊物,主要文章多由编辑部成员撰写,但也发表了不少编辑部以外作者的文章,其中在《新青年》1~9卷共54号上公布的读者来信,就有109封,扣除重复的21人,有88位不同的读者(有的是以学校集体或其他团体名义写的信,如此就不止88人了)〕,及上述北京大学和北京直接受到教育的学生以外,像远在湖南的毛泽东、彭述之,湖北的恽代英,天津及随后留学日本的周恩来都受到《新青年》的洗礼。

  据统计,《新青年》的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1000册,1917年以后发展到一万五六千册。[107]而从以下毛泽东及周恩来的叙述中可知,一本杂志往往不是一人阅读,而是转辗传阅。那么,全国各地有多少万人受到《新青年》的教育和影响,可以想象是相当的可观了。许多读者受到思想启蒙后,情不自禁地发出心底的激动,称陈独秀《新青年》为“思想界的明星”“金针”“药石”“良师益友”,说:“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108]可见其影响之广大和深远。所以说陈独秀、《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新时代培育了整整一代“新青年”,是绝不为过的。连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的1945年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内部讲话中,面对中共夺取政权的第一代领导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