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陕北民歌艺术初探_王克文【完结】(9)

  ① 清:《榆林府志》。

  ② 民国:《宜川县志》。明代后,对陕北耕地进行了登记,按亩纳粮。后因人口大量减少,耕地大片荒芜,统治阶级仍按原登记耕地纳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种一亩地,却要纳九亩地的粮。

  陕北人民凄苦于此,但“虽穷于昔日,赋未变于昔日”,竟然达到“一亩之地,九赋其粮”②的程度。可见统治阶级对人民压榨之残酷了。

  时至民国初年,战争连绵不绝,统治阶级无暇顾及陕北,而陕北地方势力抬头,成了大大小小的土皇帝。这些土皇帝“老子天下第一”,对人民恣意蹂躏,使得农民衣食不保,卖儿卖女卖老婆,许多人流离失所,当了揽工汉,有的当了二流子、摸偷鬼、赌棍。

  这就是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的陕北。

  在精神领域,陕北人民本是具有多方美德的,当时也被誉为“四美”。据《延郡志》载,这“四美”是:“一、结婚不论财;二、交友多重义;三、思先时尽哀(每遇佳节,门前焚飘楮,继之以哭);四、好善勤施舍。”这“四美”虽不能全面概括陕北人民的美德,但仍可见其一斑。只是后来因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陕北人民的这些美德被大大地摧残了,“结婚不论财”,变成了“必论财”、“论大财”;“好善勤施舍”,也因劳动人民普遍贫穷,“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而变成了一句难以实施的空话。另一方面,因陕北人口稀疏,交通不便,居住又十分分散,所以行政管理难以强化,较之平原地区,姓族的势力也显得十分微弱。这样,这里又恰巧成了一个封建传统观念比较虚弱的、“自由化”的地区。这也是陕北民主思想萌发较快的原因之一。

  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土地革命迅速在陕北兴起,革命武装斗争风起云涌,陕北人民翻身而起,精神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前,革命势力与反动势力似处在一种拉锯状态,民主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仍在较量,扭打在一起,难解难分。一些地区,民主思想已经占了上风……。

  土地革命斗争以来陕北生活的状况,下章将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四

  陕北民歌以它那特殊的身姿,真实地再现了陕北社会生活的面貌,表达了陕北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陕北民歌那一颗颗“小星星”,都闪烁着它的光华。

  在那些长工歌里,显露出一种哀伤的情调,长工们一个个都给人以灰溜溜的感觉。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对劳动人民精神摧残的结果。长工歌起于这个基调,显示出了作者们对这种生活的愤恨与同情。“掌柜的你在那家里盛①,堪

  ① 盛,方言,即呆着、停留、住下之意。

  乎儿乎儿乎儿乎儿乎儿① 堪乎儿,方言,即差点儿。

  ② 爱,这里是馋的意思。

  劳动人民当然不会做任人宰割的牛羊,在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反抗情绪和心理也会冒出尖来,反映在他们的行为和语言上。土地革命斗争和历次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自然不必多说,即使日常生活中,这种反抗情绪也会情不自禁地显露出来。如《十揽工》这首歌,从正月到十月,长工们一直在呻吟着,而到了十月,他就“神气”起来了:

  十月里,十月整,

  十月半头来下工。

  叫声掌柜的你把银子称,

  明天就和你是一样的人!

  拿了工钱,有了银子,便以为自己可以和掌柜的平起平坐了,乍看起来也未免有些幼稚可笑。但是它把长工们向往平等、自由的心情表现得多么强烈啊!他们哪怕看到一星希望的光亮,便敢于口出“狂”言,豁出生命去干。试想,那些掌柜的用鞭子任意地抽赶着一大群只会哀叫的牛,突然发现这些牛向他瞪起了眼睛,竖起了犄角,发现自己正处在一群暴怒了的牛的包围之中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

  反抗情绪在其他题材、类型的歌子里反映的更为强烈。如《骂媒人》“倒灶鬼①媒人心眼瞎,给我寻下个儿②婆家”。不要以为这仅仅是在骂媒人,在那个社会,媒人固然是为封建礼教卖命的,但在她的背后,却是封建社会那强大的、专制的黑暗势力。在一定条件下,受害人完全可能与那个媒人达成某种妥协,但与封建传统观念,什么时候都是势不两立的。假如这样理解,《骂媒人》这首歌的攻击目标就十分清楚了。骂,也是一种反抗。虽然并不有力,但敢于骂出来,胆量已算不小了。

  ① 倒灶鬼,陕北常用的一句骂人话。

  ② 儿,方言,坏的意思。

  有一首流浪汉的歌,十分有趣:

  王小子我大街上稳稳一坐,

  单看那来往过路的人。

  好一副无牵无挂、逍遥自在的神气!他虽然衣食不保,但自己觉得精神上已经摆脱了封建阶级的桎梏,显得一身轻。他稳稳坐在大街上,用审视的目光望着这个“沉重”的尘嚣世界,这是对社会多大的蔑视啊!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源发于陕北。但数百年来,一直被统治阶级视为犯上作乱,称之为“李匪”,似乎这已经成了那个社会的一个定论。但在陕北劳动人民的歌子里,这个“李匪”却一直被作为英雄歌颂着,成了这个地方崇高荣誉的象征。如酒曲《远照米脂城》会的一个定论。但在陕北劳动人民的歌子里,这个“李匪”却一直被作为英雄歌颂着,成了这个地方崇高荣誉的象征。如酒曲《远照米脂城》会的一个定论。但在陕北劳动人民的歌子里,这个“李匪”却一直被作为英雄歌颂着,成了这个地方崇高荣誉的象征。如酒曲《远照米脂城》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