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萨特传_[法]西蒙娜·德·波伏瓦【完结】(5)

  萨特这种无视身体健康的做法终于使他在晚年饱受疾病折磨之苦。萨特 的病情和他与病魔抗争的情况在波伏瓦的回忆录中占有很大的分量。而萨持 最后十年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正是他对病魔和命运的态度。

  写作是他的生命,偏偏他的眼睛失明使他最终丧失写作能力;他一生最 不愿意的事情是依赖于人,现在因病却不得不靠他人的帮助;他特别爱清洁, 在涉及自己生理功能时很内向,现在却屡屡出现小便失禁的症状。一次次的 疾病打击萨特都经受了。他苦恼过,沮丧过,最后以克制、达观、坚强和安 详的态度来对待这种新境况。但这种宁静的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精神感受 呢?波伏瓦说,不但她回答不出来,就是萨特自己恐怕也无法搞得很清楚。 萨特面临的是人生存的边缘状态。

  萨特晚年还有一件担心的事情就是钱的问题。由于从小受外祖父情况的 影响(在他看来,外祖父的工作就是请学生吃饭),萨特从来没有搞清楚过 他的工作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他并不认为那些给他的钱是他的工作应得的, 例如从国外突然寄来的一大笔版税。他对于金钱有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就像 对待世俗的荣誉一样。他从来不存钱,有了就花掉。而且不仅是自己花,也 为别人花。

  战后他有了大笔的钱,接收入他应该属于富人阶层。但他对于金钱的态 度丝毫没有受到这一变化的影响。他仍然过着普通市民的生活。他住公寓, 没有小别墅,没有小汽车。按他的收入情况他完全可以享受这些。他的收入 的六分之五都给了别人,给了那些他认为需要这钱的人。他老是觉得钱不够 用,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他人筹钱。当有人问他是否想用自己的钱炒股票或 做生意时,他感到十分惊诧,因为他从来没有这个念头。萨特确实是完全投 身在精神世界中遨游,完全不在意现实的物质享受。

  在日常生活中,萨特给起小费来也是特别慷慨的,他的同事把这当作笑 柄。这也是他同他人保持距离的一种方式。他不喜欢要人帮忙,但又无法拒 绝侍者等人的服务,于是就用这种方式来予以还报,表示不欠对方的什么。 虽然他对别人慷慨大方,反过来,他从来不丁惯向不太熟悉的人借钱,甚至 为这还跟波伏瓦吵过架。正像不愿意向陌生人问路一样,他觉得这样做就会 欠别人的情。

  童年的生活给了萨特两大深切感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一生。

  一是对偶然性的感受,一是对自由的感受。这两种感受又总是交织在一起。 萨特自幼丧父,从来没有感受过父亲的权威;外祖父和母亲对他宠爱有加。 没有任何人来强迫命令他,这给了他一种充分的自由感。在他看来,人是生 而自由的。但这种无人管束又给他一种无人作主的不安定感,而且寄人篱下 的生活又使他觉得自己“无根”和生存的偶然性。

  人生存的偶然性和人的自由是他终生思考的主题。人是一个偶然的存 在,而人的活动又是对这种偶然性的不断超越。人自身就是一个永不能解决 又永远在解决之中的矛盾。在自由的问题上,萨特强调了人选择的自主性和 他应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萨特在他的文学和哲学作品中阐发了这些基本 思想。

  萨特的自由观有一个演变过程。二战前他感受到的自由是一个孤独者的 自由,这个孤独的人似乎同这个社会没有什么关系。战争使他体验到集体、 社会和境况的力量。他认识到个体自由的问题必须同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才有 现实的答案。几十年来,他一直试图在自由和社会主义之间寻找一种结合的 方式。

  萨特这种思想的转变使他在后期较多地投身于社会政治活动,在各种重 大事件中明确表达自己往往是很独特的态度。如在 1959 年他坚决支持阿尔及 利亚民族独立,反对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战争。而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煽 动起来的法国人在香榭丽舍大街游行,有人高喊“杀死萨特”;法国政府还 打算对他提出起诉;还有人往他的住处扔塑料炸弹。但萨特的立场丝毫不为 所动。

  由于萨特晚年有较多的时间花在社会政治活动上,在人们的印象中,他 作为一个社会政治活动家的兴趣大大超过了作为一个作家的兴趣。实际上, 在萨特看来,这只是他作家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认为,一个作家应 该有一个起步的青年时代,一个硕果累累的中年时代,和一个以自己的影响 介入政治的老年时代。

  即使在 1968 年以后,大量投入政治活动之时,他也没有放弃写作。他 同时在紧张地写他的最后一部巨著《家庭的白痴》。他的政治朋友要求他放 弃这本书的写作,去改写一部关于平民的或反映革命的小说,他坚决拒绝了。 在这个问题上他不会听命于任何人。

  萨特热心于社会政治活动,但不是一个政客,不是像有的人猜测的那 样,是想在政治上捞好处。他从未想到过要实际投身政界,更不想当议员什 么的。他对于政治毋宁说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批判态度。同时他的态度又是 大众的、平民的。他把自己当作他们之中的一分子并代表他们说话。这也是 他死后巴黎有五六万市民自发为他送葬的原因。

  萨特对于时间的观念也是很独特的。从十岁上学开始,他就有了把时间 划分为两部分的习惯:九个月的工作时间和三个月的度假时间。即使后来脱 离学校生活他仍然习惯干这样来划分时间。很有意思的是,虽然他从不让自 己的身体放松下来,他对于时间的关系却不是那样紧张。无论在工作中还是 在度假期,他都有足够的时间让自己安闲以待。

  萨特几乎没有过去的观念。他不喜欢单纯地回忆过去,对自己的过去毫 不留恋。他只注重当下现在。他说,当他回忆过去时,有四分之三是编造的。 所以他说他的自传《词语》并不比他的小说《自由之路》更能反映真实的他, 因为《词语》实际上也是小说,是他自以为真的小说。

  他不怕否定自己的过去,在他看来,过去的他已成为另一个人。对于自 己已完成的作品,他从不持完全肯定的态度,而总是把希望放在正在写的这 一部。一旦他感到写的东西已时过境迁,当下还有更现实的活题,他就毫不 犹豫地把前者放弃掉。这也是他有许多作品未完成的原因。

  他的这种时间观使他从不感到自己年老。他认为一个人是没有经验的,

  不会变老。那种认为事件和经验的缓慢积累会逐渐形成一个人的看法,只是 19 世纪后期经验主义的神话。只要他的身体还能起作用,他感觉自己七十岁 时还跟三十岁一个样。他显得比同龄人充满青春活力得多。

  回顾一生,萨特对自己是满意的。他对自己做过的任何事情都不后悔。

  他认为自己有过一段好时光,即从三十岁到六十五岁。在这段时间他抓性了 自己,能够很好地运用自己的自由去做想做的事情。他写作,这是他一生中 最根本的东西。他觉得自己已经获得的要比他原先想象和要求的多。他原以 为自己只有很小的一群读者,一群挑选出来的人,而实际上他现在几乎对所 有的人都有影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