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联解体亲历记_[美]小杰克•F•马洛特克【完结】(22)

  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几天,科罗季奇收到了来自莫斯科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电话。这是很不寻常的,因为他的出版工作是由基辅的乌克兰共产党负责监督,而不是莫斯科党中央委员会。打来电话的是他的一个老熟人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他刚刚搬到老广场的办公室。

  雅科夫列夫问科罗季奇,他是否愿意到莫斯科,接管《星火》杂志的编辑工作。《星火》杂志是一份历史悠久的杂志,是最老的连续出版的俄语周刊。有一段时间,它曾经很受欢迎;在30年代,它似乎模仿美国的《生活与观察》杂志:它登载人们感兴趣的文章、短篇小说、一些侍及大量图片。然而,在许多年里,它由整个苏联宣传界最庸俗的两个雇佣文人管理,因而其订户暴跌。雅科夫列夫知道科罗季奇具有独立思想,如果给他机会,他会力图使杂志更符合公众的兴趣。

  科罗季奇并不想离开基辅,他对雅科夫列夫的询问含糊其词,但是几天后,他收到了一份不能驳回的命令:指令他两天后的上午11点到利加乔夫的办公室。

  利加乔夫当时负责人事安排,在把候选人的名字呈送政治局正式批准之前,他通常要同他们谈话。与科罗季奇的谈话很短,而且几乎是秘密的;利加乔夫提到,他们调查了科罗季奇的情况,查明他没有建立“个人秘密组织”。他在工作时看来完全不受外界影响干扰。当科罗季奇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能经得起这种压力表示怀疑时,利加乔夫向他保证,他们检查了他的医疗记录,确信他很强健。显然,利加乔夫的办公室做了彻底的背景调查。

  在进行了简短的谈话后,利加乔夫带着科罗季奇去了政治局的会议室,介绍说他是选为主持《星火》杂志编辑工作的人,并问是否有人反对这项提议。人们都不反对,他告诉科罗季奇,“很好。到此为止”并指着门。

  任命科罗季奇时所用的程序,表明在共产党的人事制度下如何进行任命工作。一个有着“全联盟”重要性的职位的候选人,要先由中央委员会书记处的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这一次是宣传部门),再由主管人事安排(在共产党的术语中称做“干部”)的书记进行复审,最后由全体政治局正式通过。这种任命程序不仅有关任命重要杂志的编辑,而且涉及任命苏联部长会议成员、大型工业公司领导、各州“首脑”、各民族共和国第一书记、大使、重要大学校长以及各军区司令。共产党控制着所有涉及监督其他部门的人员任命工作。工作越重要,所需要的批准级别越高。如果一个机构被认为有着“全联盟”的重要意义,那就意味着要由政治局亲自批准。

  当新闻媒介被认为需要恢复活力时,便使用了传统的方法:干脆撤换原有的负责人。但尽管程序是传统的,人员却是全新的。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显然想创立一个更独立的刊物。他比利加乔夫和戈尔巴乔夫更了解有关人员。正如已经发生的情况,新的编辑们所进行的改革,比他们的共产党领导更彻底,但当后者发现这一点时,他们已不能继续按老路走下去了。

  科罗季奇并不是从外地引入宣传界的唯一编辑,腐朽的苏联新闻媒介曾由宣传界原来的那些人所把持。在1986年,《莫斯科新闻》周刊、《文学报》、政府的日报《消息报》及有名的月刊《新世界》和《旗帜》也被任命了新的编辑。

  尽管这些任命发生时我仍在华盛顿,但我对他们很有兴趣,因为我对大部分有关人员都很了解,一些人是亲自认识,其他人则是久闻其名。我不知道他们将会做什么,但是所有的人看来都是比较独立的那种人,是潜在的持不同政见者,以前他们没有得到施展能力的机会。

  我在1970年曾会见过科罗季奇,当时他正随苏联作家团访问

  美国。这次旅行后,他回到莫斯科,有时也应邀来吃午餐或参加宴会。我们很少谈论政治问题,但当我们谈论政治问题时,他很谨慎(在那个年代谁不谨慎呢?),但也很坦率。

  当他后来撰写有关美国民族和种族仇恨的文章和书的时候,我感到很惊愕,但并不像我的某些同事那样震惊。为了享受去国外旅行的优惠,他必须做点什么,而且他通常能够正确地理解事实——他言过其实,断章取义,但他并不捏造事实。在我看来,他的诗更能证明他的性格(我可能是美国政府官员中唯一读过这些诗的人)。它表现出一种敏感的和极为坦诚的个性。那对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编辑并不是必要的,但它提供了希望,如果他认为能够蒙混过关,他就会比他的前任更为大胆。

  费德罗·布尔拉茨基在莫斯科的外交官中享有盛名,他受命主持《文学报》。他曾与赫鲁晓夫在一起工作,关系密切,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这对他的前途是很不利的。此外,他继续做新闻记者,并经常设法在苏联的报刊上偷偷发表一些伊索寓言式的文章。这些文章中通常有一个含义隐晦的寓言,指出当苏联同其他国家产生麻烦时,它也要承担某种责任。尤其是,他在文章中对肆意使用武力的危险提出了警告。

  例如,在布尔拉茨基的一个讽刺剧中,他描绘了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在华盛顿举行的虚构会谈: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拒绝了美国军方提出的进攻古巴的要求,相反,他接受了他的兄弟罗伯特提出的建议,与赫鲁晓夫订立了秘密条约。熟悉情况的读者知道他指的是莫斯科和苏联军队,而不是指华盛顿和五角大楼,他变换了事件发生的地点,以便他的剧本能够通过检查。万一我们美国人太迟钝,不能理解他这样做的意思,布尔拉茨基便会在招待会上把外交官叫到一边,把真相告诉他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