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雄关:1644年风云局势中的山海关_刘剑【完结】(24)

  站在煤山寿星亭的一个歪脖子树下,崇祯听见宫内传来一片呼喊缉拿之声,他已经跑不动了,与其说他跑不动了,还不如他已经连跑的勇气都没有了。他的眼睛四处张望,最后看见的,就只有那棵歪脖子树了。

  盯着那棵歪脖子树时,崇祯除了死还想到了什么?他是否想起了“天下文臣皆可杀”的怨毒的话语?又或者,他是否想起了十几年前,那个曾经被他残杀并且彻底毁掉了名誉的袁大帅?如果当年不是他的无知,无智,加无情,也许明室天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历史在崇祯身上开了个玩笑。十四年后,轮到他来被清算了,而此时,世间已无袁崇焕,勤王的军队也不会再有了,只有头顶那一抹斜阳,照在这个他已经就要丧失了的帝国的土地上。

  崇祯选择了死。他把头放到绳索里之前,写下了这样的话:

  〖诸臣误朕,朕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将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决勿伤我百姓一人。〗

  快要死的时候,崇祯说了一句漂亮话,但其实在他治下百姓被伤者何止千万,他若真有爱民之心,又何来流民之乱?而直到死,他还是认为众人都负了他,这样的人,生时无用,死时可悲可怜复可憎,而大明王朝,终于由他手中,了却了欠世人的所有孽债!

  第二章 平民的胜利——大顺王国的幻梦之路

  动荡时代

  一六四四年春天,崇祯在煤山上了吊,前后不过一个时辰,李自成的军队就攻下了皇城。这一年李自成三十八岁,比崇祯大一点。李自成与崇祯斗争了十四年,可惜这两个对手从来没见过面,这一次本来可以有机会见面的,却因为李自成晚了一步,终于只见到了崇祯的尸体。

  李自成对这个结局并不满意。他命人把崇祯的尸体运来,这时的崇祯非常狼狈,披头散发,光着左脚,右脚上只穿一只红色的鞋子。

  据说李自成见到了他的对头这副惨状时,并没有表示出很开心的样子,相反,他很惆怅,甚至说:“我是来和你共享江山的,何苦自寻短见?”他也见到崇祯的妻子周皇后,周皇后死后把全身的衣服用密线缝实,是怕死后受辱。李自成叹息一声,将两人的尸体合葬,送到了今天北京的昌平。

  有人把倒在血泊中的长平公主押了过来,面对着这个只剩下一只胳膊,连痛带吓话都说不出来的皇室儿女,李自成叹息一声:“上太忍。”命人好生对待她,不得为难。

  十四年来,崇祯无时无刻不想着将李自成像袁崇焕那样的千刀万剐,但是非常可笑的是,其实李自成是崇祯培养起来的英雄,没有崇祯的“英明”,就没有为李自成的今天。如果崇祯还有几分头脑的话,地下有知,想明白了这个事,恐怕就连做了鬼也不会安心。

  看史书记载,李自成具有典型的草根英雄的特征,明史上说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这个特点,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有充分体现。李自成起事后掌握权力后,也很少摆出特权的架势,甚至手下的兄弟们也直呼其名,叫他“老李”。

  尽管本人相当随和,宽容,义气,坚强,但李自成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平民英雄,没有帝王之德,与同样草根阶层的朱元璋、刘邦相比,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皆不可同日而论,他能起事,崇祯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实到晚明以来,内忧外患之的形势已形成。关外问题被称之为外患,流民问题谓之内忧。按明朝君臣的重视程度,外患一直是引起高度重视,对天灾与内忧相对要小得多,但没想到的是,最后的内忧反而成了主要问题,崇祯还因此送了命。其实流民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在崇祯本朝,而是在正德年间就已经形成,万历年间颇具规模,到天启年间进一步恶化,至崇祯年间完全崩溃。

  崇祯至死没有意识到流民问题的严重性。他只看见了眼前的问题,比如文官内斗,辽东问题,党争问题,君臣离心问题,却独独没有看到最本质的土地问题,这是他眼光的局限。但是把时间往前推一下,我们会发现其实自天启年间开始,不光是皇帝,封疆大吏和阁臣首脑亦没有多少人关注土地问题。不能不说,这种短视是共性的,不光君主,臣子主要是阁臣们同样负有责任。

  封建社会任何一朝,最后的衰亡都和土地制度有关,土地制度的破坏,是内部腐烂的先兆,这与王朝所建农耕社会的性质有关。农耕社会与游牧民族最大的不同在于土地归属问题,农耕社会是以土地为依存的家庭体系单位,所以土地所有权最重要,因为这是维系家庭式管理的根本,如水之源,木之根,没有土地也就没有家庭存在之本。土地用来养活小民,同样也用于提供赋税,解决财政问题,所以整个王朝与小民一样,都赖于土地。这就如同明朝是个大家庭,大家庭由小家庭组成,如果小家庭家之不家,大家庭同样无法保存,决定这个家庭正常运转的根系是土地。这一点与游牧民族不同,游牧民族是马上王朝,其流动性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生产方式更多带有掠夺性、机动性的特点,土地所有权问题,不是他们的主要问题。

  朱元璋建明朝以后,深知土地对于人民的重要性。自建朝开始,他对土地的控制一直是比较严的,这和朱元璋出身于贫民家中的背景有关。他对农民之疾苦多有体会,他曾颁布诏令:“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在明初以来,“计丁授田”制度的出现,对于抑制土地兼并,实现按人丁计算耕地面积的政策多有襄助,但最关键的还是,朱元璋由此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比如丁甲制度等,都旨在以土地为枷锁,将人民牢牢拴在其上,形成牢固的家庭结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