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晚清旧事:帝国的死亡日记_西门送客【完结】(34)

  对于第一种办法,马戛尔尼、阿美士德等人已经进行过外交努力,但都以失败告终,正如他们的结论,除非使用武力,才能打开中国的国门——正如后来的两次鸦片战争所做的。

  让英国人惊喜的是,鸦片是第二种办法的最佳答案。其他的商品如棉花和羊毛制品在中国基本无法盈利——运输成本太高。而鸦片,以毒品贸易的规律来看,本就是很难不盈利的。何况,当时中国国内的鸦片消费市场,已经初具规模——连道光帝也曾一度吸食鸦片。尽管天朝禁止罂粟种植和鸦片生产,但禁令大都是一纸废纸。何况,国内的鸦片质量远不如印度鸦片,国产鸦片也还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这句话对于鸦片走私来说,显然说得太对了。中国虽然严禁鸦片输入,但如此丰厚利润的吸引,加上当地官员的腐败,甚至是缉私官员也参与走私,鸦片贸易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在鸦片战争前的五十年里如火添油——1890年是4000箱,1835到1839年间,已经剧增到每年近4万箱。

  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取消了对印度的贸易专营权——20年后又取消了对华贸易专营权——港脚商人(在香港从事商业活动的私商)开始活跃起来,很快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其效率远超过他们的国企(东印度公司),作为结果,输入中国的鸦片也就呈现加速度的增长——可惜清政府怎么没有看到私人资本的高效率,这大概就是后来官办为主的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罢。

  鸦片不能禁止,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吸食者难以戒除,这从目前严峻的毒品犯罪形势可以看出——张学良算是毅力坚定的了,但当年戒毒也吃了不少苦头。毒品是致命武器,万不可粘,一旦染上,祸害无穷!

  但鸦片屡禁不止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当时政府官员甚至是缉毒人员的腐败渎职、徇私舞弊行为。据魏源追述:当时广东水师的缉毒巡船,竟然公然的每月受规银三万六千两,然后把走私商人放入。水师副将韩肇庆,甚至专门护送走私,鸦片干脆由水师包办运输。更可恨的是,韩肇庆居然从每万箱里抽出数百箱,作为截查的战利品拿去报功,韩肇庆还由此保擢总兵,赏戴孔雀翎,风光无限。福建水师和浙江官军也不甘落后,他们在鸦片走私中同样大肆收取贿赂,然后睁一眼,闭一眼,任由鸦片大量进入。

  多年前,马戛尔尼等人想扩大中英贸易,但失败了。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走私商人却胜利了。走私导致鸦片市场急剧扩张,东印度公司甚至不得不赶紧扩大印度的罂粟种植面积,增加鸦片产量,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鸦片战争前,鸦片贸易占到中英贸易的一半以上,而在整个十九世纪,鸦片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宗货物贸易。(1)根据统计,在鸦片战争前四十年里,中国输入的鸦片价值达三亿元以上。在这十九世纪的前四十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由出超变成入超,大量的白银开始哗哗的外流了。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世界连为一体,这已经不是痴人说梦,而实实在在的变成了现实。当天朝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的时候,整个中国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推上了国际舞台,逼上了弱肉强食的国际大赌场。

  以鸦片贸易为例,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国际经济形态: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种植罂粟并加工成鸦片,港脚商人把鸦片运到中国,再通过各种走私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紧接着英国商人再利用鸦片获得的国际通货——白银,或者运回英国,或者从中国购买茶叶等商品运回英国或者销售到世界各地,比如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中国生产的乌龙茶,当时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运到北美殖民地。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始了,但天朝还蒙在鼓里。

  任何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所促成,在大多数时候,内因的作用更大。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因为国内的鸦片市场如此浩大,才会刺激鸦片的大量走私,而禁烟不力则反过来刺激了鸦片走私贸易的壮大。英国人从中国运走白银或者有价值的商品,但却大量的给中国人运来了毒品,资本逐利的残酷性可见一斑。高额的利润不但让英国人疯狂,那些中国走私商人和鸦片烟馆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众多的走私商人和贪官污吏的协助,鸦片何以构成大祸?

  1800年,两广总督吉庆就曾经指出,鸦片贸易是“以外夷之泥土,易中国之货银”,将使内地人民辗转失业。嘉庆朝禁烟的原因,主要是鸦片对国民身体和精神的伤害,当时白银外流还不是很严重。但清朝当时已经呈现衰败之势,朝纲不振,鸦片愈禁愈烈,到道光年已经是一发二不可收拾了,就连军队里也吸食鸦片,兵士们鸠形鹄面,1832年平广东瑶乱时军队战斗力下降的痕迹已经显露,到后来的鸦片战争、太平军起义中,当时的旧军队如八旗军和绿营兵一败再败,已经无足轻重。

  回到开头黄爵滋的奏折上去。鸦片之祸致使白银大量外流,其实是间接扰乱了国内的经济平衡,特别是对当时的货币体系造成严重冲击。清政府虽然不是重商主义,但也非常重视硬通货。清代的法定货币是铜钱,但政府的各项收支如税收等,却都是以纹银为准。铜钱为民间所通用,老百姓完粮纳税时,都按照银价兑应的铜钱数目进行缴纳。譬如,一亩田假设需纳税白银一两,如果当时一两白银兑应一千文铜钱的话,老百姓向官府缴纳一千文铜钱即可。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