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细说大唐大全集_周水琴【完结】(143)

  张九龄当上宰相后,仍是公正无私,坦诚直率,辅佐唐玄宗也尽心竭力,从不见风使舵,违心取悦别人,遇事以国家社稷利益为重,坚守原则。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大破契丹,立下战功,玄宗非常高兴,想要任命他做宰相。张九龄进谏说:“宰相是代表天子治理天下的,不是为了赏功而设置的官位。”玄宗说:“只让他挂宰相的虚名,而不让他掌握实权,不知是否可以?”张九龄回答说:“既便如此也不妥,天子所掌管的权柄官位怎能随意授之与人。再则张守只不过是击败契丹,皇上就要任他为相,那么将来倘若他灭掉奚与突厥,皇上还能授予他什么官职呢?”玄宗于是打消了拜相的念头。二月,张守来到东都报告了取得大捷的消息,被封为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两个儿子也被授予官位,得到很多赏赐。

  对安禄山,张九龄认识得也非常清楚。安禄山当时为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幽州节度使张守派遣安禄山讨伐反叛的奚与契丹,安禄山由于骄横轻敌而吃了败仗。四月初二,张守上奏请求依法斩杀安禄山。安禄山在临刑前大声喊道:“张大夫你难道不想消灭契丹国吗?为何要杀掉我安禄山!”安禄山的确骁勇善战,张守爱惜人才,不忍杀他,于是把他送到了京师。张九龄在奏文中批道:“春秋时代齐国的大将穰苴杀了骄横的监军庄贾,吴国的孙武杀了不听命令的宫子。如果张守已下了军令,安禄山不应该免死。”玄宗爱惜安禄山的才能,下诏废去了他的官位,安禄山成了无官位的将领。张九龄坚持说:“安禄山违令败军,依照军法,不可不杀。再说我观其面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玄宗说:“你不要像晋朝王夷甫看石勒那样看安禄山,白白陷害了忠诚有德的人才。”最后竟赦免了安禄山。十九年后安禄山果然起兵反唐,玄宗在颠沛流离途中想到这件事,不禁潸然泪下,此时九龄已死,遂遣使到他的原籍曲江祭祀吊唁。

  唐玄宗即位之初,为扭转唐中宗以来朝政弊端,曾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朝政日益走上正轨,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但是长久的太平盛世冲淡了玄宗的进取心,到开元后期,他开始纵情享乐,荒疏政事。看到这种情况,张九龄十分担忧,等待规劝玄宗的机会。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八月初五千秋节,是玄宗寿诞,群臣纷纷向玄宗进献宝镜。张九龄却认为以镜自照可以见形容,而以人自照可以知吉凶。因此,他没有进献什么礼品,而是总结前朝兴亡的原因和当今朝政的成败之处,成书五卷,书名为《千秋金镜录》,献给玄宗。张九龄在书中对于玄宗近期施政的失误之处以及由于府兵制废除,边将掌握军权形成的内轻外重局面而埋下隐患等情况,或提出委婉的规劝,或恳请玄宗有所防备,文中处处流露出他的忠心与对社稷安危的关注。尽管玄宗当时也下诏褒奖赞美九龄此书,但实际上只是在做表面文章罢了。因为此后玄宗对张九龄的态度逐渐变坏,对政事依旧疏于过问。

  (2)失去相位

  随着玄宗骄奢厌政,他对正直之士的忠言恳论渐生排斥之心,对谀美逢迎之声却欣然接受,这直接影响了他用人的态度。他开始重用亲近奸诈、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而渐渐疏远了那些正直忠诚的大臣,所以当李林甫跻身高位、渐掌实权之际,张九龄被罢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

  李林甫是宗室子弟,凭借家族地位走上仕途,没有多大才能,却善搞权术,狡诈无比,并靠着这些资本飞黄腾达。他发现玄宗久居皇位,对政事逐渐厌烦,享受之心日盛,于是便处处迎合玄宗,顺其心意。例如,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月,玄宗驾临东都洛阳,原打算在来年二月初二返回长安,后来因洛阳宫中有“怪”,弄得玄宗惶恐不安,决定立即返京,于是召集宰相,商议西还事宜。张九龄等人建议玄宗冬季再返回长安,因为当时正赶上农忙时节,启动圣驾,势必耽误农事,加重沿途州县负担。李林甫早已揣测到玄宗的心意,但是他当时并不表态,等张九龄、裴跃卿退下后,他才对玄宗说:“长安、洛阳是陛下东西两京,陛下来往于两地视察,不需要选择时间,假使妨碍了农收,只要减免沿途州县的租税就行了。臣请通知有关部门,即日西行。”玄宗心中大悦,采纳了李林甫的意见。李林甫由于事事顺合玄宗心意,而得到玄宗的赏识。

  李林甫是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跻身相位的。此前玄宗欲拜他为相时曾征求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坚决反对说:“宰相身系国家安危,臣担心李林甫做相后会危害社稷。”李林甫因此对张九龄心怀怨恨。张九龄文采极佳,朝廷的诏敕文件,多出自他的手笔,极受重用。李林甫一时难以撼动他的地位,所以表面上仍然装作服从张九龄,背后则在玄宗面前恶语中伤,同时百般讨好玄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耿直的张九龄对玄宗的变化有所觉察,更加事无巨细,据理力争,使玄宗十分不悦。

  玄宗为临淄王时,赵丽妃、皇甫德仪和刘才人都受到宠爱,赵妃生子李瑛,后立为太子,皇甫德仪生了鄂王李瑶,刘才人生了光王李琚。玄宗登基为帝后,又喜欢上武惠妃,赵丽妃等人都被冷落。武惠妃生的儿子是寿王李瑁,玄宗对他宠爱有加,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的。太子曾和李瑶、李琚聚在一起,因自己的母亲受到冷落而心中不满,怨言满腹。都尉杨洄是武惠妃女儿咸宜公主的丈夫,他时常暗中打探其他三位皇子的过错,然后告诉武惠妃。武惠妃向玄宗哭诉道:“太子阴谋网罗党羽,想要加害我们母子,而且斥责皇上。”玄宗听后大怒,把此事告诉了宰相,想要废掉太子和鄂王、光王。张九龄说:“陛下登上皇位将近三十年了,太子与诸王都没有离开过深宫,天天都受到皇上的教导,天下百姓都庆幸陛下把国家治理井井有条,久居皇位皇子皇孙繁盛。现在三个皇子都已长大成人,没听说有什么大的过失,陛下为何要听信那些没有根据的言论,因为一时的好恶,将他们全部废掉呢?再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不可轻易动摇他的地位。春秋时,听信了马丽姬谗言的晋献公错杀太子申生,导致晋国三世大乱。汉武帝因为相信江充的诬告治了太子的罪,使京城发生了流血案件。晋惠帝由于相信贾后的诬陷废掉了愍怀太子,使边疆民族进攻中原,百姓遭受战火之灾。隋文帝听信了独孤皇后的话废太子杨勇而立隋炀帝,以致失掉了天下。由此来看,废立太子一定要慎而又慎。皇上如果一意孤行,臣恕难从命。”玄宗听后心中不快。李林甫开始没有说什么,退朝后暗地里却对受玄宗宠爱的宦官说:“这是皇上的家事,何必要与外人商量!”玄宗仍旧拿不定主意。这时武惠妃又悄悄让官奴牛贵儿告诉张九龄:“只要你能在废立太子一事上助我一臂之力,就可稳居相位。”张九龄怒斥了牛贵儿,并把这些话告诉了玄宗,玄宗因此有所醒悟,所以一直到张九龄罢相太子的地位没有动摇。但由于李林甫不断地在玄宗面前诬陷张九龄,张九龄渐渐被玄宗疏远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