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细说大唐大全集_周水琴【完结】(213)

  安史之乱刚刚平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匮乏,京城长安的米价竟至每斗一千钱,皇帝御膳供应也不能保证。禁军吃不上饭,长安附近州县官员只好命令农民把未成熟的麦穗搓下来上交。刘晏上任后,马上采取有力措施,力图扭转这种不利局势。那么,刘晏到底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首先,大力整顿漕运。长期以来,唐朝政府的经济便全靠江淮。安史之乱,由于黄河流域及关中成为战场,流亡人数增多,江淮更成为全国费用的主要来源。江淮地区的粮食及其他物资是从水路运来的,安史之乱后,漕运制度遭到破坏,汴渠多年未用,已经废弛,由淮、泗入汴水再进黄河的线路不通,运输船只只得由长江进入汉水再到关中,不但运输量小,耗资巨大,还十分危险。刘晏经过现场考察,认为打通汴水漕运事关国计民生,一定要做好。在给宰相元载的一封信中,刘晏认为:“大体上漕运的有利和困难各有四点:京城关中地区百姓的赋税繁重,如淮河、洞庭湖地区的粮食运到,可以减少一半赋役,这是有利的第一点;洛阳残破,幸存户不到百分之一,如漕运开通,那么村镇会逐渐恢复生机,这是有利的第二点;藩镇中有叛意的,异族中有想入侵的,如果听说我国贡品、货物纷纷进京,军粮有保证,这能镇服中外,这是有利的第三点;如运输畅通,各种物资汇集,海边山上都有贸易往来,可接近贞观、永徽盛世,这是有利的第四点。从宜阳、熊耳,到虎牢、成皋五百里中,现在才一千多住户,没有房屋居住,也没有做饭的炊烟,野兽经常出没,而要派人驾车拉纤,事情也难办,这是困难的第一点;黄河、汴河从叛乱以后,没再疏通,堤岸被冲塌,树木被卷走,到处淤塞,泗河航道很长一段,犹如在没水的河中行船,这是困难的第二点;东垣、底柱、渑池、北河之间六百里久无军队驻防,盗贼猖獗,强盗出没,这是困难的第三点;淮阴到蒲坂,连绵三千里,驻军遍布,统帅都是三公王侯,常说缺衣穿、粮食不够,运船经过,就扣留货物供军用,不是一位使臣凭公文就能阻止的,这是困难的第四点。”当时朝中元载专权,收到信后,便把事务完全交给刘晏,因而刘晏得以发挥其才能。皇帝见货物到了,十分高兴,派卫士奏乐到东渭桥迎接,又派使者慰劳说:“你真是我的萧何啊!”由于每年四十万斛的运粮,关中即使遭受旱涝之灾,粮价也不那么高了。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刘晏集中人力物力,开挖汴水,打通了由淮、泗入汴水,再进黄河的水路交通;又根据各段水力的不同特点,命人建造相适应的船只,分段转运,并将十艘船编为一纲,派将校率领。又用盐利收入雇用船夫,不再要州县征发丁役。这样既减少了运费,又确保了行船安全,提高了运输效率。刘晏在任期间,很少有漕运粮船沉没,每年运到长安的粮食有数十万石之多,最多时超过一百万石,彻底改变了过去漕运的艰难状况。史称唐朝漕运治理最好者,就是刘晏。

  其次,改革盐法。当时,唐王朝为解决财政危机,对食盐等物品实行专卖制度。唐肃宗时,江淮租庸使第五琦任山南五道度支使,作榷盐法,规定:在产盐之地设置盐院,盐户生产的盐都由官府垄断经营,严禁买卖私盐。还规定许、汝、郑、邓之西的地方都吃河东产的池盐,而汴、滑、唐、蔡之东都吃海盐。出任盐铁使后,刘晏管理江淮海盐,并且改革了榷盐法。他针对食盐专卖制度存在的弊端,实行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官营商销的办法,即在产盐地设置盐官,收购亭户制成的盐加价后再转卖给商人,允许他们自由贩卖,不再征税,各州县不再设置盐官。这样一来,由于海盐产量大,价格低,销路广,因而获利极大。当初江淮盐税每年只四十万缗,推行新盐法后激增到六百万缗,相当于国库收入的二分之一。在那些距离产盐地比较远的地方,就把官盐运到那里,并贮存起来。等到商盐脱销,盐价上涨,就平价卖出去。这样政府既获得巨利,老百姓又可免受盐商高价盘剥。

  (2)成功因素

  刘晏理财的最大特点,也是他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即他在为国兴利的同时兼顾民众的利益。他认为国库充实的前提是增加税收,而只有户口增多才能扩大税源,因此他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他在诸道设置巡院,由廉洁勤奋的士人做知院官加以管理。这些知院官每旬都必须将其辖区内的降水情况、庄稼好坏等详细情况报告给刘晏。如果知院官说当地丰收了,刘晏就在那里用较高的价钱购买谷物,并把它们在歉收地区出售,或者用以换进杂货供官府使用,多余的再运到歉收的地区卖出。这样调剂,使得物价基本稳定。如果知院官看到当地要闹饥荒,便预先申报,在某月需要蠲免赋税,某月需要救助。到了一定的时期,刘晏就放粮赈灾,使百姓免受贫穷困苦而流离失所。刘晏的理财措施有效得当,致使社会秩序稳定,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淮地区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位杰出的理财家,刘晏很善于提拔重用有才之士,从而为国家培训了一大批理财专家。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便刘晏再有才干,也不能自己掌握天下所有的经济事务。正如他说的那样,“为国办事,在于用人,一定要任用精明能干廉洁奉公的人”。他是这么说的,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刘晏任用贤人,使他们担当要职,先后选拔了几百名有经济才干的人充当各道租庸使及其僚属。在刘晏死后二十多年中,一些掌管财政颇有名气的官员便出自其中,比如元、韩洄、包佶、裴腆、卢征、李衡等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