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_吕世浩【完结】(16)

  可是当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同一个姓的人繁衍越来越多,就会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建立他们自己的聚落。为了在同姓底下分别彼此,就会在同一个姓下又出现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会分化、会变动的,有的以地为氏,有的以官为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请问商鞅姓什么?

  过去有同学会回答我:“商鞅姓商”“商鞅姓卫”“商鞅姓公孙”,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为商鞅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叫卫鞅、公孙鞅,但哪个答案才是对的呢?

  事实上,这些答案都不对。因为商鞅既然是卫国的公族,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因为他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叫商鞅。但卫、公孙、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叫他姬鞅呢?”

  这就涉及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巨变了,我前面告诉过各位,在列国战争当中,最没有用的就是血缘。不管是不是同一个祖先,别人不会手下留情;你血缘高贵,别人也不会跪地求饶。相对来说,象征地缘的“氏”比象征血缘的“姓”在当时更加重要。所以在第二次巨变最重要的象征,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汉以后,我们一般所称呼的姓,其实大部分都是氏,姓就逐渐式微了。

  无独有偶的是,第三次巨变从鸦片战争到今天,“名”也取代了“字”,字也逐渐式微。古代中国只要有教养的男子,几乎人人有“字”。为什么呢?因为古人的“名”,不是人人都能叫的,通常只有尊长才可以直呼你的“名”,平辈之间则称呼“字”。要是晚辈连称呼“字”都不礼貌,通常是称呼你的“号”,或尊称你为某某先生,或用地望来代称,这都是传统的做法。

  这是因为古代有礼,不同的身份就会有不同的称呼。可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了五四运动,慢慢大家就开始不想要中国文化了。旧礼教已被打倒,讲得更彻底一点,这是一个连称呼朋友父母,都直呼“你爸”“你妈”而不以为无礼的时代,还要“字”“号”做什么?一个连礼都没有的时代,当然不需要“字”,人人称呼“名”就够了。

  我前面说过,巨变是一个把过去的东西从头推倒重新再来的过程。巨变必然有它具体的象征,而这种具体的象征常常就反映在我们切身所系的事物上面。第二次巨变是“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变则是“名”取代了“字”。

  巨变背后的意义,各位真的懂吗?所谓历史的巨变,往往不是惊涛骇浪似的急速改变,绝不是有人突然规定明天开始人人都要废除自己的“姓”或“字”。真正的巨变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孟子所说的“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没有人命令,可是人人都会自然去做的东西,这才叫作巨变。

  那么回到原来的问题,秦始皇姓什么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面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这一支是赵氏。太史公已经是西汉人,因此他以当代的习惯记下“姓赵氏”,原因就在这里。

  成功的第一个要件

  好,我们继续读下面的部分: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秦始皇即位的时候几岁?十三岁。在今天也不过就是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他就继任了一个这么大国家的王位。请问各位十三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和他后面做的事,才知道这个人天资有多么的不平凡。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他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史记》这一段怎么描写: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晋阳反。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这是秦始皇即位时的版图。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是讲这个国家实际的主政者。

  “招致宾客游士”,这是手段。

  “欲以并天下”,这是目的。

  “李斯为舍人”,这是文官。

  “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这是武将。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这是国家情势。

  “晋阳反”,这是秦始皇登基所碰到的第一件大事。

  短短九十九字,把秦始皇即位时的版图、主政者、手段、目的、最重要的文官武将,和即位初年的国家局势和大事,交代得一清二楚。这就是《史记》的文字,各位看看中国传统史书的笔力如何!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