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宋帝国三百年:文功武治宋太宗_金纲【完结】(185)

  但李昉做事也有原则,他守住读书人那一点清高,从不请托,也不倚老。他在中书做宰辅时,总有人来求他,请他在皇上前美言,以求晋用。李昉若明知此人可以拔用,但还是“正色”拒绝,却在背后推荐此人。如果明知此人不可大用,反而会和颜悦色对待他。李昉的子弟们就问他为何如此。李昉回答:“用贤良人才,是君王之事。如果接受人才的请托,那就是买卖私人的恩典,所以遇到可用之人,一定要严肃拒绝,这样就能将恩典归于君上,我不必居功。如果遇到不可用的人,让他失望,又没有好话给他,那是容易收获怨恨的,所以要和颜悦色对待。”

  李昉患有心悸病,几年发作一次,一次发作,就要一年才能恢复。据说这是他执掌诰命三十多年,因为劳役思虑所致。等到他做了宰辅,更加忧虑畏惧。至道二年(996),李昉陪同太宗到南郊参加祭天大典,烦琐的礼仪完毕后,诸臣入贺。李昉“拜舞”中,忽然仆地,应该是心肌梗死,被台吏扶出回家,几天后,薨,年七十二岁,谥号:文正。

  “文正”,是大宋朝,乃至于延续到大清朝,传统文人死后能够享有的最高荣誉。历朝不多见,大宋能够荣膺这个谥号的,李昉是第一个,随后三百年间,只有王旦、王曾、范仲淹、司马光等不足十人。

  善人君子,父子相继

  此前一年,正月,太宗在乾元楼观灯,召李昉坐在旁边,并亲自给他斟了御酒,取了案上水果小吃之类给他。楼上大臣不少,太宗就指着灯火中一派繁华的京师街道,对诸臣说,哪里哪里是前朝的什么什么“坊”,哪里哪里是前朝的什么什么“巷”,哪里哪里是前朝的什么什么官衙、官署,但现在这些都不见了,因为城市改造,街道拓宽为通衢大道了。说着,又发表一通议论:“过去,后晋、后汉,君臣那么昏暗,互相猜忌,枉陷贤良,当时人,民不聊生。就算他们想营建修缮京师,都没有工夫啊!”李昉回答:“后晋、后汉,臣都经历了,哪里可以与今天的圣朝同日而语啊!像今天这样四海清平,州郡平安,民物阜康,都是陛下恭谨勤政的结果啊!”这一番话似不免“面谀”,但也是实情。太宗像所有愿意听奉承话的人一样,听后也高兴,因此回顾诸臣,给了李昉一个评价:“李昉事朕,两入中书,未尝有伤人害物之事,宜其今日所享如此。可谓善人君子矣。”李昉服务于朕,两次进入中书。但我知道的是,他从未做过伤人害物的事,善有善报,所以他有今天这样的尊享。真可谓“善人君子”啊!

  李昉,就是大宋太宗朝的“善人君子”。

  薛相身后荣誉在《旧五代史》,而此书,李昉也是编撰者之一。李昉身后荣誉更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三部大书。这是奠定他“文正”公地位的名山不朽事业,与薛相比并不逊色。更有意味的是,他教子有方,他的儿子李宗谔,也是文职起家。李昉曾经做到“三馆两制”,崇文院“昭文馆、集贤院、史馆”三馆;做翰林为皇上起草诏令,为“内制”;加知制诰,为中书门下拟定诏令,为“外制”。而李宗谔在此之后不几年,也做到了“三馆两制”,时人很认为这是一种父子相继的荣耀。李相比薛相更具士君子风采。

  陆 王禹、柳开、潘阆

  王禹偁乃是刚直不阿,宁折不弯的一个人物,又总想着“致君尧舜”,于是,开始了“抗疏雪铉,请论道安罪”的司法历程。他坚决不同意太宗的“勿治”主张,坚决要为徐铉雪冤,坚决要求治道安的诬告罪。终于有了结果……

  磨面为生要致君尧舜

  王禹偁,就是《建隆遗事》传说中的作者,如此,他似乎是一个史学家。但《建隆遗事》伪书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不足以评价他的“文人成就”,他主要的成就在政治和文学。

  政治上,他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意见;文学上,他是宋代著名散文家、诗人,他的诗自成一派,史称“白体诗人”,白居易风格的诗人。这些,都是推演大宋“文治”的个人成果,但更有意味的是他的行为方式。

  宋太祖出生于927年,宋太宗出生于939年,王禹偁出生于954年。他是在太祖太宗之后出生的人。他出生六年后,大宋建国,他是生在大宋前,长在大宋后,耳闻目睹的都是大宋气象。

  他出身贫寒,世代都是种田人,据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可能有个小磨坊。但他很聪明,九岁时,居然能写文章。太平兴国八年(983),他在而立之年,登进士第,“释褐”即被授予成武县(在山东)主簿,县秘书,后来又迁大理评事,大理寺的干事,参与司法审讯。第二年就正式做了长洲(今江苏苏州)的知县。这对正处于青壮年,又是苦出身的读书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激励。他于是对仕途有了自期于圣贤的志向。

  杜甫曾有诗“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做官就要“致君尧舜”,要辅佐君王,让他成为可以与历史上的尧舜相媲美的圣君,让天下风俗回归三代时期的淳朴样子,男耕女织,各自当位;老有所养,幼有所爱,鳏寡孤独都有邦国照应,残疾人能有合理安排,等等,这种境界,就是“天下大同”,致力于这种事业,就是“天下为公”。史称“以道事君”的大义在此。杜甫的这几句诗,很精确地概括了古来士大夫出仕的目的性和价值观。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