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学的境界_高华【完结】(60)

  五、更重要的是,张鸣教授还联系新中国教育制度的演变,把对这个问题最尖锐也最深刻的思考展现出来。

  张鸣说:后来的民国政府,考试作为一权独立出来,表明国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传统资源的重要性,而且,学校不再和选官考试捆绑在一起。应该说,民国的教育,比较成功地将教育和选官分离开了。可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在计划体制下,科举居然以一种非常特殊的形式复活了。不仅科举复活,而且当年的科举制度下选官和学校制度不分的老病再次复发。新中国的高考,怎么看都像是科举的变种,不仅形式像,而且考试内容也充斥了八股味道。凡是高考及第者,一律转户口、粮食关系,毕业就是“国家干部”—好像是23级?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张教授的丰富学识和思想的敏锐性和深刻洞察力。

  我谈一点张鸣教授的研究风格。我们知道,在研究的道路上,一个初学者是谈不上风格的,即便许多研究有年、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在已成制式的学术生产链上,尽管不断有作品产出,但也很难说有什么自己的特色。我以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术生产链对学术产品事实上存在的那种同一化、制式化的产品要求,限制了学者自主性及其个性风格的发展;再一个就是学者本身素养、眼界的问题。我们往往屈从于学术机器的要求,久而久之,思维呆滞,语言干瘪,一下笔就是教科书式的论述,无非是“三个原因”、“五个要素”等等,现在还把这一套往我们的下一代传播,真是为害不浅。它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写出的东西只在小圈子里看,专业外的读者豪无兴趣,说得严重一点,甚至有点自娱自乐的味道。

  张鸣教授是严肃的学者,又是一个优秀的史学随笔作者,他的所有论述,都有坚实的史料基础,他把淹没在史海的史实打捞出来,靠的是什么,就是一个杰出学者独到的历史眼光。他特别注意到那些被掩蔽在大叙述、大规律下的历史细节,可又都是历史的关键之点,经他的剖析,用生动酣畅的文字给予点化,给我们读者以启示。

  我记得马克·布洛赫说过,理解现实生活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现象,而理解历史的现象又能帮助我们理解现实。张鸣教授从小在北大荒成长,经历了从“文革”到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对社会、对人和人性有很敏锐的观察,这些和历史结合起来,就有一种高度。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对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性的深刻体会,没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是写不出像张鸣教授这样优秀的、发人深省的历史随笔的。所以听张教授的报告,读张教授的文字,我们能得到一种启示,一种思想和智力的增长,而从中获得一种智慧的喜悦。

  我对张教授报告中有关新中国教育制度和科举选官制度的联系,有一点补充。张教授在报告中说:科举的复活,是以一种扭曲的形式嫁接在我们的制度上,科举中最陈腐和选官的内容,被绝然安在了高等教育体制上,而选官制度却跟科举没有了关系。传统就是这样以错位的方式被继承了下来。我想,这在政策设计时可能是不自觉的,也就是说,在设计时并不一定考虑要从科举制那儿吸取养分,我觉得还是较多从革命根据地的传统而来,或从苏联经验而来的,例如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把高小毕业生纳入干部体系,所有各类根据地学校的毕业生都统由组织分配,而在学校的体制内,又都是行政部门的权威大大超过教师和教学部门,这样的传统在建国后被继承了下来,成为学校的基本管理模式,大中专学生也成为我们干部的重要来源之一。

  * * *

  * 2006年12月7日下午在南京大学科技馆点评张鸣教授论文的发言。

  对周晓虹“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论文的评述*

  最近二十多年以来,中外学者对中国50年代农业合作化问题、人民公社问题有许多研究,这些研究,依我看有几类:

  第一类最常见,就是对党和国家有关叙述的再阐释,依据政府的一些官方权威叙述进行论述。基本主题是:当年的行动举措是必要的,运动的不足之处在于过急、过快。基本上,这类研究只是一种政策阐释。

  第二类,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的概念,以田野调查入手,对发生的事件、过程作细部研究。这类研究有重要贡献,提供了在一个同质化的社会里表现出的丰富、复杂的差异性。如果有什么不足的话,是对整体的把握有缺陷,还有就是对建构理论过于热心,有学者批评,叫做“一村一理论”。

  第三类是某些研究眼下三农问题的学者,出于某种现实关怀,带着某种理论预设的眼光,对当年这些事件之合理性进行新叙述。常见的看法是:集体化、公社化是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有其内在铁的逻辑,合作体制实现了国家获取资料的利益最大化,等等。

  第四类不常见,就是运用社会学的概念、框架,再加以历史学的考察,以原始资料和田野调查中获得的信息,通过对局部地区的剖析,就重大的事件提出自己的解释,所谓“小中见大”、“大中有小”。

  我认为周晓虹教授的论文就是这第四类研究中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这和周教授的知识构成有重要关系,因为他的博士专业是中国近现代史,他不仅有社会学理论的背景,还有丰富的历史学资源,这就使他的研究更加深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