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_[日]陈舜臣【完结】(142)

  世人因而哗然。汉帝国建国两百年以来,这样的事情从未有过。

  人们称此事为“一日五侯”,不过,这句话并没有尊敬之意,而是一种嘲讽。

  皇太后共有八个兄弟。其中的长兄王凤已是大司马大将军,并且承袭父位为阳平侯。皇太后的胞弟王崇被封为安成侯,死后,则由其子王奉世继位。

  皇太后的异母弟有六个,其中的王曼很早就死去。剩下的五人于同日被封为侯,即:

  王谭为平阿侯

  王商为成都侯

  王立为红阳侯

  王根为曲阳侯

  王逢时为高平侯

  实际上,皇太后还有一个异父弟弟。皇太后的母亲李氏与王禁仳离后,曾与河内一个名叫耇宾的人再婚,并且生下一子,名叫耇参。皇太后意图将耇参也封为侯。

  汉王室有此前例。景帝皇后的异父弟田蚡,曾经被封为侯。

  “有田蚡之前例可援引,应该不成问题吧?”

  皇太后问儿子皇帝。

  儿子是二十五岁的成年人,当然不会处处对母亲唯唯诺诺。他知道为了“一日五侯”之事,自己成了世人窃笑的对象。连封五名舅舅为诸侯都被人们讥为窝囊,他怎么好意思再把关系复杂的异姓舅舅也封为侯呢!

  “封田蚡为侯之事,曾经引起颇多争议。因此,此事暂缓为宜。”

  成帝对这一点表示歉难照办。

  “是吗?要暂缓就暂缓,不过,给他一份官职总可以吧?”皇太后说道。

  成帝无奈,遂将耇参任命为侍中,授予水衡都尉之官职。

  “曼这个孩子实在运气不好。他等不到我成为皇太后有权为他作安排就死去,实在太可怜了……”

  皇太后始终对八个兄弟中唯一没有成为诸侯的弟弟王曼耿耿于怀。

  “对,我就为曼的儿子想想办法吧!”

  皇太后开始为薄命弟弟的儿子莽留意。

  “我一定要为那个可怜的孩子安排相当的地位。”

  族人越是发迹,她对其中际遇不佳的人怜悯之情也越强。

  同样是外甥,父亲为诸侯的年轻人,莫不得意洋洋地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姿态。与之相较,成长在没有爵位家庭的王莽,在别人面前始终抬不起头来。每次听到这个消息时,皇太后都为了得赶紧替他想办法而内心焦急不安。

  事实上,王莽是皇太后众多外甥当中资质最佳的一个。如同汉王朝历代皇帝中,以经历过庶民生活的宣帝评价最高,尝过人世辛酸的人在素质上确实与众不同。

  王莽是王曼的次子。他的哥哥王永出仕后不久就病死。这位哥哥有个儿子名叫王光,王莽把王光视同己出般地养育。并非诸侯家庭子弟的王莽,由于未领食邑,所以生活不如堂兄弟们那样的宽裕。虽然如此,他却让哥哥的儿子接受较佳的教育。他还时常以礼物馈赠王光的老师和同学们。

  “你对宇和获也没有这么好……”

  王莽的妻子为此表示不平。

  王莽的长子和次子分别叫做宇和获。他照顾这个侄子犹胜于照顾自己的孩子。

  “你对这一点不满吗?”

  王莽反问他的妻子。

  “也不是说不满,只希望你能公平一些……”妻子回答。

  “你知道我很穷。”王莽说,“可是,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发迹,让你享尽荣华富贵。为此,首要之务在于出人头地——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吧?”

  “我当然明白。”

  “那你就不能干涉我善待光。为自己的孩子花再多的钱,这是应该的事情,没有人会为此而称赞你。为了出人头地,我非先得到人们的好评不可,你想过这一点吗?”

  “我明白了。你对光再怎么好,我以后也不会多说半句话了。”王莽的妻子说。

  毕竟是多年的夫妻,她只听这几句话,就知道自己的丈夫所想的是什么。

  ——是个贤人。

  ——是个孝子。

  ——是个有识之士。

  这样的风声传出去后,总有一天会上达天听,皇帝因而会召见他。

  当时被起用除了靠门阀关系以外,一般人都得经过这样的程序。

  由于元帝非常重视儒家,因此,这个用人之法相当时兴,之后的成帝时代,情形亦复相同。

  王莽企图“广受人们好评”,这样的做法不是唯独他而已,这类伪善者在当时多得很。

  此外,王莽对已成为未亡人的兄嫂也执礼以待,多方照料,对于这一点,世人也对他甚为称赞。

  他不但穿着朴素,生活也极为节俭。他的堂兄弟们生活越是奢华,他俭朴的生活越受世人注目。

  ——比起那些纨袴子弟,王莽这个人物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长安住民莫不以此称赞王莽。

  倘若王莽是个无名小卒,他或许不容易成为人们称赞的对象而崭露头角吧?他有皇太后外戚的身份,却际遇不佳——光凭这一点,就成为人们注目的对象。

  王氏是个大家族。当时的人对伯伯及叔叔,一般称之为“从父”。侄儿一辈对从父必须恭敬如父亲,从父对侄儿同样视如己出。不过,这只是儒教伦理的规矩,实际社会的情形倒不尽如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