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_[日]陈舜臣【完结】(74)

  “这确实是好消息……”刘邦不掩喜色地说。剩下的时间好像不多。在这之前,当然是解决越多的事情越好。尤其解决陈豨之乱更是好事一桩。

  但数日后由北方来的使者,却传来另一个消息。

  ——依据陈豨降将的供词,燕王卢绾与陈豨好像有所勾结。

  “这下子我又要忙了……”

  刘邦遂开始计算自己所剩无几的时间。

  第三十六章 皇帝病倒

  ——太子的问题和讨伐卢绾事宜。凯旋长安后,这是得立即着手解决的两件事。现在的情形和以往不同,由于时间有限,所以非尽速解决不可。

  根据报告,燕王卢绾与陈豨串通,但这件事情尚真伪莫辨。虽然下令卢绾前来京都接受查问,卢绾却称病不来。因为有韩信和彭越的前例,他是不敢贸然前来的。

  事实上,燕王卢绾与陈豨确实有所联络。不过,这并不是为了谋反,而是为了保身。他所以汲汲于保身之策,乃是当然之事。韩信、彭越、黥布等皇族以外的王,已先后遭到肃清。剩余的只有长沙王吴臣和燕王卢绾两人。长沙王由于谋杀妹婿黥布,因而得以保住王位。

  燕王卢绾已处在极端恐惧状态下。他的王位能安泰,乃是由于中央军忙于讨伐造反的陈豨,一时无力攻打燕的缘故。因此,燕王当然希望陈豨势力强大,讨伐时日延宕越久越好。所以,卢绾在讨伐上只是做做虚与委蛇的动作。不仅如此,他还派遣家臣张胜至匈奴,设法使匈奴对陈豨有所援助。

  在讨伐作战上手下留情,并且斡旋第三势力给予敌人援助——有这等行为的卢绾,被指责为“造反”,也实在难于为自己辩白。

  由于卢绾不出面,刘邦遂派审食其以使者身份至燕。使者的任务在于促请卢绾上京,也顺便在燕地调查卢绾身边事宜。卢绾依然称病拒绝上京。

  审食其在燕地调查的结果,发现可疑之处颇多。其中一点是,卢绾不仅与陈豨勾结,与匈奴似乎也有联络。他于是回长安报告——

  燕王确实有造反迹象。

  同一个时候,一名匈奴俘虏做了如下告白——

  亡命至匈奴的张胜,实际上是燕王的密使。

  卢绾造反,至此证据确凿。

  刘邦于是命令樊哙讨伐卢绾。卢绾的王位当然被剥夺,新封的燕王是刘邦的儿子建。

  “直接向陛下辩明,一定会获得谅解。事态演变到如此地步,完全是陛下身边人物嫉妒我的缘故……找到机会面奏陛下、当面道歉的话,陛下一定会原谅我的……”卢绾如此告诉家臣,并且也坚信这一点。对自己最为嫉妒的是吕后。趁吕后不在场时与皇帝面对面沟通,这样,皇帝的怀疑一定会冰释才对。他和皇帝是儿时好友,双方父亲也是挚友。何况,刘邦和卢绾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

  ——这一对孩子注定一辈子成为好朋友,因为他们是同日诞生的。

  村人因而曾经致赠羊肉和酒至双方家庭。

  无赖时代的刘邦,过去曾因犯罪而躲藏一段时期,当时,挚友卢绾虽然自己未有任何罪行,由于担心刘邦孤独寂寞,所以从头到尾陪伴着他。因此,卢绾自信只要能有单独谈话的机会,刘邦一定会原谅他才是。卢绾未应召入京,是因为听说刘邦正躺在病榻上,因而认为将无机会和刘邦单独谈话的缘故。

  “我必须忍耐等到皇帝病愈……”

  卢绾于是率领家族、家臣和数千骑兵退到长城下。讨伐军司令樊哙将心比心,体察卢绾的用意,故意向长城相反方向进军,并称此为“索敌”行动。卢绾和樊哙分别出身丰县和沛县,也是儿时旧友。

  “鸿门宴”之际,樊哙曾经以身保护刘邦。身为禁卫队队长的他,获得刘邦绝对的信任,而且樊哙的妻子吕须是吕后的胞妹,皇帝和皇后当然对他百分之百地信赖。因此,纵然讨伐事宜稍为拖延,也绝无受弹劾之虞——这一点,他有充分的自信。

  但刘邦此刻躺在病榻上,情况和平时不可同日而语。病倒后,刘邦唯一担心的,是他所宠爱的戚夫人和其子如意的事。刘邦病榻旁有戚夫人派遣的宦官在暗中进行策划,他们不断建议刘邦尽快废立太子。

  樊哙由于为人单纯,所以丝毫未曾怀疑自己的安全会出问题。但娶吕后之妹为妻的他,在戚夫人一派人士的眼里看来正是敌人。戚夫人一派人士比谁都怕樊哙,早视他为非拔除不可的眼中钉。

  “陛下,您不觉得皇子如意可爱吗?还有戚夫人……”伺候病榻边的宦官,经常如此向刘邦嗫嚅。

  “朕当然疼爱。如意是朕在世界上最疼爱的人……朕一定会找机会立他为太子的……”刘邦回答。

  “可是,如意皇子的处境很危险啊!”

  “这是谁说的?”

  “只要陛下龙体康泰,他当然不会有事……”

  “你的意思是朕去世后……”

  “吕后视戚夫人和如意皇子如背上芒刺啊!”

  “女人还能做什么!如意正式被立为太子后,诸臣自然会拥护他,所以,这是不必担忧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