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媒介与权势:谁掌管美国_[美]大卫·哈伯斯塔姆【完结】(16)

  就这样,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大权在握,从不心存侥幸。部下对他敬而远之,谁也不能随便接近他。他是世间罕见的幸运儿,永远那么富有和权势骇人。哪怕十分富有和权大无边的总统也无法与之相比。他们来去匆匆,而他则永远身居宝座。罗斯福掌过权,终于撒手而去。三十年后,比尔佩利仍然稳操权柄。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生活按照他的意愿在进行。他愿意见谁就见谁,不愿见谁,谁也别想见他。有人自诩是他的朋友,要么是判断错误,要么是恬不知耻。最明显的例子当算可怜的拉尔夫科林(Ralph Colin)。他当了佩利以及公司三十年的律师。谁也没有像他那样忠心耿耿替佩利卖命。谁也没有像他那样亲眼目睹佩利的德行和恶行。两人在纽约的文化圈子内都是德高望重之辈,都在现代艺术博物馆内身居要职。1969年,作为当时博物馆董事长的比尔佩利,依照他治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习惯,打破博物馆的惯例,在未与其他董事商量的情况下,即决定解除贝茨劳里(Bates Lowry)的主任职务。当时,作为董事之一的拉尔夫科林,以后来使他们本人都困惑不解的理由,对佩利的决定表示异议,说佩利擅自违反条例。但已于事无补。贝茨劳里仍然免冠而去。科林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为难佩利的那次董事会结束时间是星期二下午五点半,第二天上午十点,佩利将科林召到办公室。科林进来时,佩利并不起身迎接,也不向这位卖命多年的同事示意坐下。他只是说,经过仔细思考,他决定两人中断友谊。不过科林对外仍然代表公司。几月以后,佩利外出度假,弗兰克斯坦顿奉命告诉科林,他的公司已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失去了账号。这一打击是十分沉重的。这位温文尔雅的人对此大惑不解。最后他打电话给佩利请求会见。他向董事长表示这么快就失去了深厚的友谊难以理解。他解释道,他感到十分难堪,因为他们今后还将在许多社交和文化活动,许多音乐会、博物馆展览仪式上见面,能否保持表面上的友谊关系?拉尔夫科林永远不会忘记比尔佩利的回答:“不行,拉尔夫,我们不是朋友,您只是做过我的律师而已。”

  20世纪30年代,通讯和广告事业爆发另一场革命,年轻的比尔佩利则处于这场革命的中心。他经历了这场革命的每一时刻,满怀激情地接受挑战,享受着胜利所带来的喜悦和激动。他成功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年轻、英俊、富有、聪明和热情,仿佛生命每一阶段的活力,都从他身上迸发出来了。他在曼哈顿购置了一座漂亮的三套一新居,让当时最负盛名的舞台设计师李西蒙森(Lee Simonson)搞房间布置设计。在一间价值约一万美元的房间里,李西蒙森搞出绝妙的戏剧效果。这是一间酒吧,装饰着五彩缤纷的彩灯,哪怕躺在床上,也可用若干方法控制灯光效果;琴房内只有钢琴键盘外露,其余部分均隐藏墙内;每间屋里都安装着收音机。连佩利的穿着打扮习惯也未忽略:房间内修有藏而不露的壁橱,可装三百套衣服。专门的架子悬挂着百条领带和衬衣。比尔佩利不单是个生意人,更是风流公子,常在女人中间厮混,与她们勾肩搭背招摇过市。

  艾萨克佩利的子孙终于在美国出人头地,转眼发迹。在比尔佩利面前,几乎每件事都是一帆风顺的。但他的俄国犹太人根底则不那么令人愉快了。这一直是比尔佩利的心病。近些年来,有个名叫罗伯特梅茨(Robert Metz)的记者写了一本关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专著,提到佩利是俄国犹太人。佩利的公共关系秘书基德尔米德(Kidder Meade),立即去函要求作者更正,说佩利不是俄国犹太人而是美国犹太人。此位秘书的价值,部分的在于他本人不是犹太人。好的,正如犹太谚语所说的那样,上帝的耳朵长在基德尔米德的嘴巴上。但是,比尔佩利作为俄国犹太人在美国犹太人的圈子内是人人皆知的事实。在那时。俄国犹太人的名声还不如德国犹太人强。德国犹太人在社会上更容易为人所接受。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阶层视他们正直诚实,他们自己也觉得比俄裔犹太人更受人尊敬,俄裔犹太人总是被人描绘为拖着长发、衣冠不整、思想过激。当比尔佩利刚来纽约时,他的熟人以为他极可能被“我们这一群”(Our Crowd)德国裔犹太人体面的堡垒所接受,实际上并无这回事。他的钱财散发着雪茄烟臭味,他所从事的广播事业鲜为人知晓,大有无法上台面的厄运。一个苏兹贝格(Sulzberger)[4]可以办到的事,另一个叫佩利的人则办不到(其实,天知道在以前有哪个人的名声比佩利大)。佩利的朋友本索南伯格(Ben Sonnenberg)认为,那时这些话未免太伤人感情。佩利的确风度翩翩,惹人眼目,但他本人对此并不过于炫耀。他已是一个蕴藏巨大潜力的公司头目,但他尚未看到它的力量。他对公众的吸引力和重要性,比许多自以为是的人小得多,当时他不得不拼命争取那些人已取得的承认。

  ------------

  犹太血统的矛盾情结

  ------------

  犹太血统的矛盾情结

  佩利对于他的血统,一直抱着矛盾的心理,既为自己是犹太人骄傲,又为是俄裔犹太人惋惜。他在以前对自己的犹太人血统感到自豪,可随着年龄增大,声名日隆,他又不愿意被人们提起这背景。他力图将这事抛开,不但周旋于盎格鲁-撒克逊德裔白人新教徒集团。甚至还周旋于超盎格鲁-撒克逊德裔白人新教徒圈子内。即使这样,他的血统问题仍令他隐隐不安,乃至强烈地影响到他对通俗娱乐节目的一贯敏锐的识别力。他的助手们弄到一个叫做《屋顶上的小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的节目,佩利读完脚本和听完配乐后,立即否定了这个节目,他说:“节目本来不错,但你们没发现它的犹太味儿太浓了吗?”助手们对此震骇不已,特别是力劝佩利买下这个节目的迈克伯克(Mike Burke)更是茫然不解。他回答说这个节目并没有什么犹太味。伯克不是犹太人,自然嗅不出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