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战争的悲悯_[英]尼尔·弗格森【完结】(8)

  塞巴斯蒂安·福克斯同样大获成功的作品《鸟鸣》(Birdsong,1914年)以战前发生在法国的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为开端。在1916年,当故事的英雄斯蒂芬以一名士兵的身份重返家园时,他那曾经的快乐生活已经被轰炸得满目疮痍。他亲身经历了被困井下的孤独的惶恐——那种井坑是专门在德军占领的地区埋放爆炸物用的。矿工杰克的不幸经历更是向世人再现了狄更斯式的苦楚,他那被病痛折磨的儿子先他一步去了。于是,故事的主人公年纪轻轻就对战争隐约产生了一种悲观的想法。“他被连长痛斥了一顿,”福克斯写道,“因为他在士兵中传播消极信息,他认为战争将会越发惨烈,直到遇到某个转折点。”

  最初,他只是觉得战斗打响后不久便会以传统方式迅速告一段落。但后来他看到狙击手疯狂向德军先头步兵射击……对他来说,似乎有一种无法抗拒的邪恶天性在背后推动着这些人……他开始相信,事情将越发糟糕……他鄙视这场战争……

  大部分现代读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印象和了解并不是来自于历史学家的文献,而是通过关于此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当然还有报纸、电视、剧院和电影院。我提到过的《多可爱的战争》——于1963年由一家戏剧工作室首演——它向人们传达了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即只要权力掌握在上流社会的蠢货手中,战争总会再次发生。彼得·韦尔的电影《加利波利》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它将澳大利亚的理想主义与波姆的愚蠢行为之间的矛盾揭示得淋漓尽致。电视纪录片同样对人们产生了巨大影响。26集系列片《第一次世界大战》(1964年首播于英国广播公司频道)和之后的《1914~1918年》,都赢得了广泛好评。尽管早期的系列节目在多数情况下都旨在客观阐述战争,而非谴责战争,但是许多观众似乎对那些节目的评论充耳不闻,而是在那些残酷的历史镜头前,更为笃信他们既成的想法:“恐怖无比堑壕战”和“骇人听闻的对无辜平民的大屠杀应当遭到唾弃”。相比之下,《1914~1918年》道出了人们的心声。它将镜头聚焦于“普通人忍受已久”的战争的文化历史因素,因此反复呈现出战争的罪恶和无谓。就连罗恩·阿特金森的喜剧系列《黑爵士》都能够给人们留下指挥官愚蠢无能的印象。

  此外,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来到曾经的西线战场,试图“亲眼目睹”那里的场景,一种对战争的缅怀和战争旅游业之间的奇怪交叉在战争一结束就出现了。当然,那些游人所看到的场景与当年浴血奋战的士兵所看到的截然不同。他们只能看到由埃德温·勒琴斯爵士等人设计的呈几何图案的宏伟公墓,以及已经恢复了昔日平静的乡村。时至今日,只有从关于战场介绍的旅游指南上,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片土地曾发生过的悲惨的一幕。

  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了80年之久,但我们仍旧不难发现,它依然备受当代社会的关注:不同于近期的几场战争(如朝鲜战争),它历久弥新。在英国,那些关于审判逃兵的争论还在继续,许多人还在竭力为那些已经枪决了的人们平反。在我动笔写这本书之前的一个月(1998年4月),英国的报纸上还出现了3则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逸事的报道:一个是关于传言中德国人为了阻隔荷兰和当时已占领的比利时而修建的“死亡地带”;一个是关于那位“在加利波利战场上提醒阿斯奎思所犯的错误”的巴特利特的密电;还有一个是关于两位战功卓绝的英国士兵的葬礼,考古学家在蒙希勒普勒附近发现了他们的尸体。其中一位士兵的亲人还说:“我是真的不理解,这场战争怎么会发生。我不懂人类为何把自己送去当炮灰。”

  这场战争一定要发生吗?

  有一位历史学家,他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赞誉,他就是A·J·P·泰勒。首次于1963年出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The First World War)一书,是他关于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著作。截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本书卖出了至少25万册。这是我在孩提时代阅读过的成年历史读物之一;我想,我头一次看到死人,正是我父母所出版的该书封面上那具可怕的高度腐烂的士兵尸体。在泰勒看来,这场战争是愚蠢、徒劳的:“政治家们被这铺天盖地的大事件压得喘不过气。将军们也同样无所适从……所有人都在跌跌撞撞地、徒劳地探寻出路……没有人追问战争的意义。德国人挑起战争,是为了取胜;盟军予以反击,是为了不输掉战争……这场战争就是为了胜利而存在的。”此外他还认为,这场无意义的战争既不合理又消耗巨大:凡尔登战役是“为了打仗而打仗”,第三次伊普尔战役成为“盲目的战争中最盲目的屠杀”。泰勒绝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正是由于他刻薄讽刺的语言当中甚至带有一丝幽默诙谐,他才为前辈们——利昂·沃尔夫、芭芭拉·塔奇曼、艾伦·克拉克和阿利斯泰尔·霍恩——的那些同样值得一读的作品补充了一些情感元素。与这些作家同时代的罗伯特·基大声疾呼,强烈反对“那场上层政治家和将军们以牺牲百万勇士的生命换取权力和利益的骗局……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与德国人的纳粹集中营相比”。这样的激情并没有随时间而减退。结合老兵的口述历史以及自己的一腔愤慨,林恩·麦克唐纳将描写西线战争主要阶段的书卷集中,表达出战争即为十足的地狱,士兵们则是受害者的观点。约翰·拉芬也将英国将军们描写为“屠夫和笨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