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宋历史评论.第三辑_包伟民/刘后滨【完结】(26)

  [31] 《唐会要》卷二六《笺表例》,第588页。

  [32] 《唐会要》卷二六《笺表例》,第588页。

  [33]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刑部司门郎中员外郎”条,第1200页。

  [34] 《唐会要》卷二六《笺表例》,第588页。《旧唐书》卷七《睿宗纪》,第161页略同。

  [35] 《唐会要》卷五九《尚书省诸司下·司门员外郎》,第1220页。“衙门”,《唐会要》卷二六《笺表例》第588页作“门”。

  [36] (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卷一○《职制律》“驿使稽程”条疏,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第210页。

  [37] 《太平御览》卷二四六《职官部四十四》“太子舍人”条引《六典》,中华书局,1960,第1164页。

  [38] 《唐会要》卷二六《笺表例》,第588页。此处记为“开元二年闰三月敕”,误,因为开元二年置闰于二月,并无闰三月。参见陈垣《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62新1版,第93页。金石资料也可证明开元二年置闰二月,参见王化昆《金石与唐代历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第183页。故时间当据《唐会要》卷五九《尚书省诸司下·司门员外郎》第1220页改。

  [39]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不许群臣干请诏》,第571页。

  [40] 《唐会要》卷二五《百官奏事》,第556页。“诏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会要》作“诸使”,第358页。“并令对仗”,《册府元龟》卷六○《帝王部·立制度》作“并令封状奏”,这与诏书的整体意思不符,《册府元龟》似误。

  [41] 《唐会要》卷二五《百官奏事》,第556页。《册府元龟》卷六○《帝王部·立制度》略同,第671页。

  [42] 《唐会要》卷二五《百官奏事》,第557页。

  [43] 《唐会要》卷五四《省号上·中书省》,第1088页。“既奏之内,则不合别请商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会要》作“奏文内则不合列请商量”,第682页。

  [44] 《文苑英华》卷六二五《论盐铁表》,第3238页。时间据《旧唐书》卷四八《食货志上》,第2106页。

  [45] 《旧唐书》卷二七《礼仪志七》,第1030页。时间据《新唐书》卷二○○《儒学下·卢履冰传》,第5698页。因事在开元十一年“中书门下”成立之前,故将点校本《旧唐书》第1030页标点改为“中书、门下”。

  [46]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齐鲁书社,2004;孟宪实:《唐代前期使职问题研究》,吴宗国主编《盛唐政治制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47] 《通典》卷二一《职官三》“谏议大夫”条注,第555页。时间据《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第1113页。

  [48] 《册府元龟》卷六四《帝王部·发号令三》,第713页。《新唐书》卷六《肃宗纪》,第157页。十月诏与九月诏内容相近,但至徳元载九月壬子朔,十日为辛酉,十月辛巳朔,三日为癸未。二诏月日干支均难吻合,故当非记载有误,而是重申。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亦将其视为两道诏书,三秦出版社,1991,第264、265页。

  [49] 《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第1113页。《通典》卷二一《职官三》“谏议大夫”条注同,第555页。四月敕之“两省谏官”,《旧唐书》卷一○《肃宗纪》作“两省官”。《太平御览》卷二二三《职官部二一·谏议大夫》引《唐书》、《通志》卷五二《职官略二·门下省》“谏议大夫”条均亦作“两省谏官”。故不取《旧唐书》。

  [50] 廖伯源:《汉“封事”杂考》,《中国上古秦汉学会通讯》创刊号,1995年6月。收入廖伯源《秦汉史论丛》(增订本),中华书局,2008,第195~204页。

  [51] 《唐大诏令集》卷六九《乾元元年南郊赦》,第384页;卷二《顺宗即位赦》,第10页;卷八五《长庆四年正月一日德音》,第486页;卷五《改元开成赦》,第30页。

  [52] 《唐大诏令集》卷四《去上元年号赦》,第23页。

  [53] 《唐大诏令集》卷九《广德元年册尊号赦》,第58页。

  [54] 《唐会要》卷五六《省号下·左右补阙拾遗》,第1139页。

  [55] 《唐大诏令集》卷一○五《令百官言事诏》,第536页。时间据《新唐书》卷六《代宗纪》,第179页。《唐会要》卷五六《省号下·左右补阙拾遗》第1139页、《册府元龟》卷一○二《帝王部·招谏一》第1225页所记时间同。《翰苑新书前集》卷一二《谏官》引《大历实录》亦作“大历十二年诏”。《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第1116页亦收此诏,内容与《唐大诏令集》略同,但其时间系于“开元十二年四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唐会要》第698页作“大历十二年四月”,是。点校本误。

  [56] 《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第1117页。庞元英《文昌杂录·补遗》(中华书局,1958,第77页)作“贞元中薛元舆为谏议大夫”云云。《山堂肆考》卷六一《请赐创印》将此事系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据《唐会要》卷五五《省号下·谏议大夫》,薛之舆代宗永泰(765~766)以后“逃匿于山险间十余年,〔德宗〕建中(780~783)后,方复仕宦”。故“大历二年”不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