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_苏勇强【完结】(103)

  因为中国传统思维的根本特点,是主体以自身为对象的意向性思维,而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认知型思维(68),人们遵循的是“述而不作”的学问,而非根植于现实恒常问题的自我生发和创造。因此,“经学”与其说是一种关于“经”的学问,毋宁说是一种关于“经学历史”的学问,它实则是一种“研究经学的历史”。是故,章学诚曾提出“六经皆史”的观点,认为“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69)。我以为其言不谬,因为这种所谓的“历史经学”根植于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典籍。

  在中国古代,从周公到孔子,直至战国、秦汉,在当时中国人的观念中,还没有“史学”这一类别概念。孔子的《春秋》在《汉书·艺文志》归属到“六艺略”当中。当时有“史”一词,但图书分类还没有“史”部类。当时学术只分为“经学”和“子学”两大类。班固《汉书·艺文志》乃是根据刘歆《七略》撰写,它称这两大分类为“王官学”和“百家言”。所谓“王官学”,指的是职掌于政府部门里的学问。“百家言”指的是在民间私家学术著述。(70)这“王官之学”也就相当于后来的“经学”,而“百家言”则相当于“子学”。因此,我认为中国学术主体应包括“经学”和“子学”两大部分。

  至于印本书籍以前的经学状况,北齐颜之推曾总结说:“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颜氏家训》卷3)颜之推所说的意思是:学问的兴废,不同时代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汉代学者只要掌握了某一种被世人认可的所谓“圣人”经典,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因为当时因通经而官至国家卿相的人比比皆是。这种情况同样一直延续到了宋代。宋陈鹄也曾说过:“学问当以《孝经》、《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为主。此数书既深晓,然后专治一经,以为一生受用。”(《西塘集耆旧续闻》卷2)由于经学典籍的重要,人们视“经典”高于一切。其泛滥流俗的后果必然是学术失去其本源意义,人们更多由习学“典籍”,直接联想到了“卿相”,从而跨越了“圣人之道”,学术也由此变得不那么纯洁。

  “圣人”是什么?《风俗通》有言:“圣者,声也。言闻声知情,故曰圣。”《洪范》说,“思曰睿”,“睿作圣”。按《说文》解释,“圣,通也。”对于圣人的界定,孔子曾说:

  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

  孔子认为,“所谓圣人,其品德符合天地之道,变通自如,能探究万事万物的终始,使万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依照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成就它们。光明如日月,教化如神灵。下面的民众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这样的人就是圣人。”(71)这些记载,一则说明“圣人”通达事理,具有较高智慧及思维能力。二则说明圣人还能顺应自然法则,掌握自然规律,和顺地影响其所处的世界且惠及他人。

  这本没什么离奇,任何一个博学的君子、贤人都有可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即如后世的诸葛亮、刘基等人,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故孔子自称从《尚书》中的《尧典》、《舜典》,看到了尧、舜的圣道,又说:“夫不读《诗》、《书》、《易》、《春秋》,则不知圣人之心,又无以别尧舜之禅、汤武之伐也。”(《孔丛子·论书》)然而,由于普通民众多目不识丁,更不能知晓古代文献的奥义。如此一来,由文献知识丰富起来的圣人逐渐被赋予神秘的色彩。这就如同某些掌握特殊技能的巫觋与王官,因为此种并非“种地栽花”的平常技艺,而与天地鬼神,与人们智力所不能明了的神秘现象相互关联,于是,巫觋以及那些擅长观望天象的王官也就成为民众景仰的“半人半仙”。

  至于对“圣人”的崇拜,冯友兰认为原是因为人们“倾向于认为圣人仅仅因为他是圣人就具有关于现实世界的最广阔的知识,和控制世界的最大能力”(72)。是故,“圣人之道”,本应该是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而在没有实证思想方法的古代,圣人之言作为过去经验的总结,自然被视作“真理”,成为推证的前提,证明的论据或作为思维活动的结论。(73)于是,学术步入了权威崇拜和信仰的歧途,“唯圣”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开始左右或压抑着人们的创见。

  对于学术的用途,颜之推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消极地,无意识地“活着”,而是积极思考地“去存在”。(74)由于人生是一个有待实现、完善的过程,如果学术不关注现实中的人的问题,而仅仅作为书籍本身而存在,那么学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本源价值和意义了。因为学术一旦成为典籍固化下来,又流传千年,其结果必然是缺乏了其原生的活力。学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尽管有其恒常性,但是人们对于问题的关注,更应体现为人类在不同的历史生存语境下的深化、发展或变形。然而,中国学术恰恰奉行的是“典籍中心主义”,这就使学术本身缺乏这样的深化和发展,更谈不上变形。(75)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