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_苏勇强【完结】(106)

  承上所说,我认为印本经籍的广泛传播最大的益处是,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挑战了传统私塾式口耳相传的师徒传承制度。由此,自有印本经籍以来,学生除私塾业师之外,得到了另一条获取真知的渠道。由于媒介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导致信息由过去单一的口耳相传变为眼睛、文字、书面的传播。信息多元所导致的是接受者必须对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并做出自己符合理性的判断。这也成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最好注解。如此一来,也逐步开启了北宋学术发明或改善发明的源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二首》)按培根的观点,如果学术的传承仍是传统“师徒的传承,而不是发明者与进一步改善发明者的继承”(85)。那么,由此“流行的知识必然大多是只供争辩和文饰之用的,停滞的、僵化的,如同偶像,只受人崇拜的知识,不能帮助人们寻求真理、征服自然”。(86)经学发展到宋代,其学术发展的确呈现出与前代异样的特点。过去,汉儒讲“章句之学”,特重“师法”,学生要遵守老师的传授。宋儒则讲“义理之学”,主张依个人的心得体会来解释古代经典,力求从“圣经贤传”中寻找立说的根据。(87)因而,虽然宋代与唐代相比,版图和气势都逊色了许多,但作为传统的注解经书的工作却是更为出色了。北宋学人开始普遍质疑某些儒家经典的正确性及其章句的真正含义,其出色之处正如刘子健所说:

  同前代相比,宋儒将经作为阐发自己理论的基础,更加孜孜不倦地为这些权威书籍讲解作注。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北宋经学研究令人耳目一新,具有挑战性和原创性。而到了南宋解经著作的质量开始下降,变得喜欢争辩,过于关注细节,研究的范围趋向狭窄,文字冗长啰唆,缺乏学术的多元性和创造性。(88)

  在这里,刘子健提到了宋代经学尽管仍将经学作为自己阐发的基础,但是其经学有了挑战性和原创性。“原创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评价。事实上,经学发展到宋代,由于经学典籍的广泛印刷和传播,才从过去的“我注六经”发展成为“六经注我”。其原因当然并非仅是印刷术那么简单,但是印刷术的出现,所导致的印本经学典籍的广泛传播,无疑对宋代经学的影响是巨大的。

  历史上对于典籍的理解,还有一点需要了解。这就是“作为儒家编著书籍通称的‘经’这一名词的出现,应在战国以后。而‘经’的正式被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为‘经典’,则应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89)。那些没有得到官方认可的书籍尽管也可以自称为“经”,但它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发挥一点作用,不可能对社会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所谓“经学”概念中的“典籍”,只有在它具有法定地位,被官方认可后,才拥有法定性、权威性和适用性。“经”固然是具有法律涵义的文化表征,但是,经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经”的地位和权威性会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变迁。原先不是“经”的可以成为经。比如《论语》、《孟子》,在宋代以前一直位列“诸子”之中,只是到了宋代才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经典。相反,原来位列经典的“五经”及其义疏,在宋以后则被长期束之高阁,虽然名义上仍然是“经”,但实际上已经无人问津,失去了经典的现世权威。(90)

  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典籍的存在与传播也同样有其弊端。不管是抄本典籍或是印本典籍,过分拘泥和依赖典籍,导致典籍的偶像化,会导致典籍在实际事务中丧失效能。从而,也导致人们对于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的了解,始终停留在诗性的层面,缺少理性思考。

  以典籍为中心,而不追求逻辑上的同一性,为断章取义地使用经典提供了方便。借用古代“概念”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着力对概念进行辨析。典籍中的名篇多得益于修辞效果,而非内在理路。如此种种,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中国古代累积了浩瀚的典籍,却无解决实际事务的有效办法,对于世界之认识仍停留在维柯所谓“诗性智能”阶段。因为,对古代典籍的考释往往不能将思维引向现实,反而增强了典籍的唯一合法性。当然从原则上讲,围绕着注经,也可发表个人的见解,也可表达出新意,甚至可以借题发挥,离经叛道。但由于以经典为中心,采用注疏或类似注疏的方式(非专论专著),在形式上承认了典籍的权威,而对儒家经典而言,就是承认其绝对的权威。虽有新意,也多被化为无形。更何况所谓“新意”,不过偶一为之,且为只言片语,分量几乎可以忽略,仅当后人仔细查验时,才会注意到。

  基于上述论述,我以为北宋儒典经籍的大量刊刻印刷与传播,对于北宋文学的影响不仅显而易见的,而且是深刻的。

  首先,从文学的源头来说,向来古代文人均普遍认可文学源于《五经》之说。颜之推云:“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行有余力,则可习之”(《颜氏家训》卷4)。就连宋人在总结作文方法时,也说:“古人凡在文章之苑者,其下笔皆有所法,不苟作也。班固序传,为斟酌《六经》,放易象论,然则文章自《六经》出者,上也。其次亦各有所祖传,而时自为变态。刘梦得与柳子厚论《平淮西碑》云:‘若在我乎,当学《左传》。’盖欲如左氏叙谋帅事而为之也。不知所法,不足以名文章。”(91)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