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北宋书籍刊刻与古文运动_苏勇强【完结】(150)

  苏轼在《密州谢上表》一文中谈道:“伏念臣家世至寒,性资甚下。学虽笃志,本先朝进士篆刻之文;论不适时,皆老生常谈陈腐之说。”(《苏轼文集》卷23)按苏轼的文章记载,当初其父子三人在四川眉山时是不学“时文”的,这才导致苏洵屡试不中,苏洵才有所谓“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能为者”的说法。苏轼在《眉山远景楼记》中说:“始朝廷以声律取士,而天圣以前学者犹袭五代文弊。独吾州之士通经学古,以西汉文辞为宗师。方是时,四方指以为迂阔。”(65)此外,苏轼在《上梅龙图书》一文中又说:“轼长于草野,不学时文,词语甚朴,无所藻饰。意者执事欲抑浮剽之文,故宁取此,以矫其弊。”

  以此来看,似乎苏轼父子当年生活在一个脱离文章变革中心的世外桃源,大有浑然“不知魏晋”之感。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个人认为,四川尽管消息相对中原闭塞,但是并非一窍不通。苏洵父子三人亦有接受外界变革信息的方式。

  方式之一:远近拜谒,诗文交流。

  就引领苏轼兄弟走上仕途道路的人物来说,雷简夫、张方平等人无疑是当年苏洵在四川拜谒的主要人物。《邵氏闻见后录》(卷15)载:

  眉山老苏先生里居未为世所知时,雷简夫太简为雅州,独知之,以书荐之韩忠献、张文定、欧阳文忠三公,皆有味其言也。三公自太简始知先生。……予官雅州,得太简荐先生书,尝以问先生曾孙子符、仲虎,亦不能言也。简夫,长安人,以遗才命官,其文亦奇,《国史》有传。《上韩忠献书》:“简夫启:昨年在长安,累获奏记,及入蜀来,路远颇如疏怠,恭惟恩照,恕其如此,不审均逸名都,寝食何似。简夫向年,自与尹师鲁别,不幸其至死不复相见,故居常恨,以谓天下后生无复可与议论当世事者,不意得郡荒陋,极在西南,而东距眉州尚数百里。一日,眉人苏洵携文数篇,不远相访。读其《洪范论》,知有王佐才;《史论》得迁史笔;《权书》十篇,讥时之弊;《审势》、《审敌》、《审备》三篇,皇皇有忧天下心。呜呼!师鲁不再生,孰与洵抗邪?……”

  以此观之,雷简夫当年从中原到四川雅州之前,曾与尹洙交往,并以文章古道为尚。而苏洵“携文数篇,不远相访”,除了期望引荐的因素以外,两人在诗文主张也在此时得到了交流。从雷简夫“师鲁不再生,孰与洵抗邪”的慨叹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两人进行诗文交流之后,雷简夫的初步判断是:苏洵的文章及文学主张与尹洙同道,且水平不相上下。这样的评语想必当时引起了苏洵的注意,随之而来的疑问定然是:“师鲁”是谁?此人人品、文章如何,有着怎样的文学主张?如此种种,雷简夫又该如何回答苏洵的质询呢?虽然据孔凡礼《三苏年谱》所记,苏洵早在景祐四年(1037)就赴京就进士试。历史也曾记载,庆历三年范仲淹参知政事,与欧阳修、尹洙等人施行所谓“庆历新政”,苏洵为此深受鼓舞。(66)由此,我认为苏洵应当是在雷简夫、张方平处更为详细地知晓了尹洙的为人和文章。

  以下所列三苏简谱,仅是为了说明三苏在蜀所接受信息的种种源头。

  三苏简谱

  附注:孔凡礼:《三苏年谱》,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通过上表所示,我们看到,自从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欧阳修《苏明允墓志铭》),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事实上,他一直在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外界关于科举与文学的情况。随后,苏洵又将自己出外访问获得的信息传递给了苏轼兄弟。

  苏洵27岁后,除了专志于学,谢其素所往来少年以外,还“从士君子游”(《上欧阳内翰第一书》)。苏洵从27岁到37岁前往京师应制科试以前,主要与眉山名士史经臣兄弟、眉州知州董储、结拜兄弟陈公美以及张俞等名士君子交游。此后,苏洵因举制策入京,又遇见、结识了更多的士大夫,其中包括同乡先辈石昌言和“凫绎先生”颜太初(字醇之)。

  苏轼在《凫绎先生诗集后》中说:“昔吾先君适京师,与卿士大夫游,归以语轼曰:‘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贱实,吾已见其兆矣。’以鲁人凫绎先生之诗文十余篇示轼曰:‘小子识之。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苏轼所记之事,发生在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苏洵时年37岁,而苏轼仅10岁。庆历七年考试结果下来,苏洵又是铩羽而归。故苏洵悲观地对苏轼说出“自今以往,文章其日工,而道将散矣。士慕远而忽近,贵华而贱实,吾已见其兆矣”这样的话。同样也是庆历五年,范仲淹、尹洙、余靖、欧阳修等人都遭贬离开了京师。嘉祐二年,苏洵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论及庆历当年事,也说:

  不幸道未成而范公西,富公北,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而尹公亦失势,奔走于小官。洵在京师,亲见其事,忽忽仰天叹息,以为斯人之去,而道虽成,不复足以为荣也!

  估计苏洵当时不能中第,也与当时党争的形势有关。所以,我们很可以理解苏洵当时“后数十年,天下无复为斯文者也”的预测。然而事实证明,苏洵的预言是错的。一年以后,欧阳修在滁州贬所就创作出了古文典范之作《醉翁亭记》。没过多久,古文革新派回到朝廷,基本掌控了科举文章的遴选标准。到了嘉祐二年科考前夕,正如欧阳修所言,天下已经呈现“学者日盛,务通经术,多作古文”(《欧阳文忠公集》卷111)的状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