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105)

  直隶并无战事,黄纯垓之去职,自由其出处大义使然。两湖、四川等地颇有交火,暴力甚多,湖南浏阳知县、癸卯科进士钟麟全家殉难。[160]此外丢官归乡者更多。甲辰科四川进士苏兆奎,“历任湖南宜章、零陵等县知县,靖州直隶州知州,保升知府,捐升道员”,鼎革后回川,办理团防。[161]甲辰科陕西进士田明理,曾任四川灌县知县、署绵竹知县,鼎革后回到陕西,经巡按使委充公署内务科科长。[162]类似的例子尚多。此外,自然也有继续任职的癸、甲进士州县官。

  州县官在鼎革前后出处浮沉的样态甚为丰富。不过,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类:鼎革前后升迁他调、继续任原地原官、去职后绝意仕进、丢官后寻求再出。表6-18据可靠材料,统计了癸、甲二科进士中的65位州县官,在鼎革前后至1920年代初的变动情况。由于资料有缺,且难以穷尽,未能统计进来的当仍不少。但据此表统计出的几组数据,还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癸、甲进士中的州县官在鼎革前后出处浮沉的一些特征。

  首先,65位州县官约占鼎革前癸、甲二科实缺州县官的2/5,这既有资料不全的因素,亦说明许多州县官在鼎革中或被迫丢官、或主动去职,且民国后未再出山,因此在官场没了踪迹。

  其次,鼎革前后仍在同一省任知县和知事的癸、甲进士仅有23人,占65人的1/3强,且受革命波及较小的直隶一省就占9人之多,足以说明癸、甲进士州县官在鼎革之际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人丢了原缺。且直隶一省虽有9人之多,但考虑到直隶在鼎革之前,癸、甲进士实缺知县高达20多人,于此亦可见即使直隶这样相对和平的地区,州县官在鼎革前后仍发生了剧烈变动。虽亦有像吕调元那样,由天津知县直升观察使、巡按使者(详下文),但更多的应该是像黄纯垓那样,由知县任上去职交卸了。

  再次,癸、甲进士州县官在鼎革中大量丢官,但回乡之后,一些人在本籍处于仕幕之间。且民国官员不再严格“回避”,所以不少人辛亥回乡后,在本省任知事等官。

  复次,65人中获得升迁、调至中央、当选议员者,虽不乏人,但绝大多数还是寻求继续担任熟悉的“亲民官”。由于这些进士大多数做过实缺官,所以在民初有保荐免试知事的条件。于是经由地方军政大员保荐,就成了那些丢官者“光复原物”的一条捷径。1914年,有人劝黄纯垓找癸卯科同年吕调元,觅一保荐免考知事,便可出山。黄氏答书峻拒,颇觉义正词严:

  兄关怀政治,颇有经世之志,本非隐逸一流,惟身逢世变,自壬子引疾告归以来,忧愤余生,遂觉以退闲为安,意懒心灰,不复作效用于世想矣。今弟以保荐免考知事相期,岂知知事是兄已弃之官,刻下即有达官要人知兄荐兄,慎重相属,求其复收故物……其首肯与否,尚未遽定,而况肯仰面向人,屈节蒙耻而谋之乎。吕君燮甫(即吕调元——引者注)与兄乡、会同年,均在直隶,反正之冬,彼此俱县令耳。虽非深交,情意亦颇熟习。兄旋里而后,及去腊,因事小住长沙,阅报始知其已任湖北民政长。当时湘鄂密迩,兄未往见,迟之至今,亦未尝以一书通问候。岂疏慵当如此哉。盖恐其轻我,以为寄情尺素,眷念故人,或有萌生仕进之意。故下笔矜慎,遂默默也。今闻彼调陕西巡按使,相距益远,倘贸然一出而就之,其意何居。岂可借口于流览秦中形胜,遂侈壮游耶。然则无谓之举,负我初心,兄之必不为此枉道而轻进也,亦明矣。[163]

  最后,经过州县官大洗牌之后,那些再度出山的进士们,自然想方设法分发到适宜省份。故离家远近、当地的关系网、自然环境、经济文化水平,都是考虑的因素。所以有人会分发几次,如癸卯科直隶进士刘春堂,鼎革之前任甘肃碾伯知县,民元后回籍,曾任直隶、山西交界的井陉知事,1914年冬,又分发到其同乡冯国璋主政的富庶的江苏,出任句容知事。[164]此外,虽有数十人觅得再出机会,不少人甚至重新“上岗”,但从上次丢官到再次补缺,常常要经历不少时间和诸多波折。

  表6-18 辛亥鼎革前后癸、甲进士州县官变动统计

  表6-18 辛亥鼎革前后癸、甲进士州县官变动统计-续表1

  表6-18 辛亥鼎革前后癸、甲进士州县官变动统计-续表2

  乘时崛起

  “辛亥以后,升沉者不一,高者入九天,低者入九渊。”[165]在大量丢官去职的癸、甲进士州县官之外,亦不乏乘时而起之士,尤其是那些与袁世凯北洋系统渊源有自、关系密切者。安徽进士吕调元即是显例。1903年,吕调元中式癸卯科进士,以即用知县分发直隶,当年六月二十日到省。袁世凯时为直隶总督,二人至迟在该年相识。彼时直隶设有课吏馆,即用知县到省,例须入馆肄业。在课吏馆的多次奖励榜中,吕调元两次榜上有名,分别列在财赋门和洋务门。[166]如果单从课吏馆成绩而言,吕氏显然并不那么突出,但馆课成绩尽管也影响补缺,而与上峰的关系和本人的办事才能似乎更为重要。吕调元正好具备后面的条件。1906年二月,吕调元到省仅仅两年半,袁世凯就奏请以其补授南宫知县。当年十一月,袁世凯举劾州县官,首举吕调元,谓其“志趣正大,实具干济之才,允为远大之器”,奏请交军机处存记。[167]其后调署吴桥知县,并于1910年受到直隶总督陈夔龙奏保,奉旨传令嘉奖。[168]看来此人定有过人之处,所以1911年五月,陈夔龙又奏请吕氏调补号称冲疲繁难的最要缺天津知县。[169]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