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科举改制与最后的进士_韩策【完结】(96)

  癸、甲二科一百数十名进士跻身翰林之日,正是翰林院面临巨大危机之时。不久科举立停,除了数量有限的洋翰林外,翰苑新血已断。因此,癸、甲翰林自1907年陆续散馆后,遂成为翰林院最后岁月里的最大群体。故癸、甲翰林群体的仕途和命运,就与翰林院的存废密切相连。面对生死危机,翰林院上下如何因应?癸、甲翰林群体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中国特有之翰林院,其可能的转型方向和路径何在?是本节想要讨论的问题。

  名实颠倒:官制改革后翰林院添缺升品的努力

  光绪三十二年(1906)二月,翰林院共有143员。其中编修、检讨110员,除去出差等项,实有76员。[46]虽然是年官制改革中翰林院得以保存,但1907年短短一年里,进士馆及游学毕业的癸卯、甲辰二科庶吉士,授职编修、检讨的足有百人。翰林院骤添百人,拥挤可想。有意思的是,恰在此时,御史徐定超以翰林院“本较他曹为优”,但“年来官制屡更,各部自为升转,而翰林院转虑沉沦”为由,奏请变通翰林院官制。[47]

  徐定超早年以进士分发主事,[48]并非翰苑中人,此奏自是翰林群体推动的产物。其中癸卯科翰林邵章扮演了重要角色。据邵氏自述,该折稿实由其代拟。[49]邵、徐为浙江京官同乡,自有捉刀可能。且邵章刚参加了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举行的进士馆游学毕业学员考试,与癸卯、甲辰同年最感升途狭窄,亦有迫切需要。徐定超此奏的“成果”是,翰林院添设了从六品的秘书郎四缺,又一次“索回”了当年裁撤詹事府的部分缺额。不过,其翰林升品的奏请,却均遭否决。

  一年之后,翰林院升品事宜在翰林与留学生的互相较劲中,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1909年初,由留学生主导的宪政编查馆统计局在统计表中,将编修、检讨列于民政部七品警官之后,结果翰林院“合署大哗”。甲辰科翰林章梫特草一说帖上呈掌院学士孙家鼐,“言中堂虽好让不争,恐宪政一定后,虽欲争而不得”;章梫同时“又备一分呈政务处……争体制不应列各部之后”。孙家鼐因此“痛诋洋学生”。不过,翰林前辈徐兆玮则认为“止争体制不厘订职掌,终贻人口实”。[50]

  其实,厘正翰林职掌、品秩的运作,也正在进行之中。但为避嫌,现任翰林却不宜直接上奏。所以,宣统元年(1909)闰二月二十九日,癸卯科翰林、时任内阁侍读学士的延昌奏请变通翰林官制,奉旨交政务处议奏。其折先讲翰林院,尤其是癸卯、甲辰二科翰林的现状:“近以庶政待举,部员各有攸司,而翰林一官转同清简。……查翰林院自学士以下,供职者凡百数十员。其科分较前者或研究政书、或浏览译籍。近科诸员则自癸卯、甲辰两科毕业于进士馆,及外洋法政等学校者百三十四员。论者谓新立各部,衙门新而多旧人,翰林院则衙门旧而多新人。诚非过论。顾郑重培之而闲散置之,揆之朝廷储才之本意,未免相暌。”进而提出应斟酌厘定者有三。(1)扩充职掌。国史馆掌国史,文渊阁掌秘书,武英殿掌刊刻秘书,此皆翰林院原有职掌,拟请量为扩充。(2)升品级。请将翰林院学士改从二品,侍读、侍讲学士分别改正、从三品,侍读、侍讲分别改正、从四品,撰文、秘书郎、修撰俱改正五品,编修、检讨均改从五品,以符名实。(3)停外班。拟请“嗣后满蒙应补之缺如满蒙编、检升补无人,即以汉军编、检升补,汉军编、检亦升补无人,即以汉编、检升补”。[51]

  延昌系京口驻防蒙古旗人,业已任职内阁,却能为翰林院旧署以及汉人编修、检讨说话,甚属难得。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官制改革中不分满汉的时趋所致,另一方面也少不了癸卯科翰林同年的怂恿。癸卯科翰林胡骏就感慨道:“此次能为本署出力者,子光(延昌——引者注)同年尚已,而瑶琴折尤为措词得体,援据确实。”[52]

  “瑶琴”即戊戌科翰林、时任邮传部左参议李稷勋,系甲辰恩科会试同考官。就在延昌上折后不久,李稷勋奏请变通翰林旧制,归并职掌,厘正品秩,以维体制,亦交政务处议奏。在铺叙新政前后翰林升沉之后,李稷勋说:“年来留学毕业及将来分科大学毕业学生,均以考列最优等者授职编、检,而近三科庶吉士咨送出洋,分习各项科学,毕业后始散馆。若取之既极慎重,用之直等闲散,又非朝廷兴学育才之盛心。”李氏进而建议,(1)归并职掌。一方面推广修史职务,“若宪法、民政、实业、交通各要政,为前史所未有者,均应分立表志,增制精图,俾信今传后”;另一方面将国史馆职掌归并翰林院,自编修、检讨以上,悉令分科任事,“纂辑新政诸志,讲习法政,考究实业”,以历练人才。(2)厘正品秩。定制翰林品秩虽卑而礼节崇高,拟请将修撰改为正五品,编修、检讨改为从五品,以上依次递升,以符名实。[53]

  孙家鼐见李稷勋折后,“甚以为然,拟独具说帖交政务处”。恽毓鼎估计若吏部尚书不阻扰,当可准行。胡骏等人也认为有孙家鼐“出头”,十有八九可成。[54]不过,事情的发展显然比预想要曲折得多。不仅因为1908年初,政务处刚刚否决了徐定超翰林升品的奏请,此时不好迅速转圜,而且据张书云讲,翰林院内部也有阻力。还有人折中建议升检讨为正七品,升编修为正六品。胡骏以为如此则真成画虎不成反类犬了。[55]于是翰林升品事一度陷入了拖延状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