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文化——回顾与展望_张开城/胡安宇【完结】(20)

  ----------------------- Page 42-----------------------

  ② 吾浩然之气”,第二,反求诸己。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己”。 这是孟子也是儒家一贯重视的修养方法。其主要含义有二:一是行为没有得 到预期的效果应从自己检查,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 ③ 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二是要厚人责己,不要怨恨胜过自己 的人,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 ④ 后已矣。” 第三,改过迁善。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 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了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特别 赞扬 “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第四,刻苦锻炼。 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中锻炼出来的。他说: “故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① ②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提出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著 名思想,并认为大丈夫应能做到在各种考验面前毫不动摇, “富贵不能淫, ③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甚至在生死面前要 “舍生取义”。 孟子在教学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自求自得、专心有恒、启发引 导、循序渐进诸方面。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孔孟学派的著作, 可以看作是我国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我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成书 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学记》中两段文字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教 育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 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 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成为后世论述教育作用问题的经典表达方式。 《学记》以托古 的方式拟定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学制系统。 “古之教育,家有塾,党有 庠,术 (遂)有序,国有学”。又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 和考察标准。《学记》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 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 《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 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一)教学相长; (二)尊师重道;(三)藏息相辅,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 互补充,相互促进,学习与休息兼顾; (四)豫、时、孙、摩。《学记》总 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 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豫,就是顶防,在不良行为和习惯发生、形成之前, ② 《孟子·公孙丑上》。 ③ 《孟子·离娄上》。 ④ 《孟子·公孙丑上》。 ① 《孟子·告子下》。 ② 《孟子·告子下》。 ③ 《孟子·滕文公下》。

  ----------------------- Page 43-----------------------

  教育措施就走在前头,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叫做禁于未发。时,就是及时, 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施教。孙,就是顺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循序渐 进。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切磋琢磨; (五)启发诱导; (六)长善救失。《学记》还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诸如“问答”、“讲解”、 “练习”、“类比”等。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对于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但秦始皇为了巩固新兴的封建中央集权制,依靠法家, “颁挟书令”、“禁 游宦”和 “禁私学,以吏为师”,焚书坑儒,这都箝制厂秦朝文化思想的发 展,使得官学和私学都几乎被废止,并且使许多古代文化书籍从此失传,严 重地影响秦朝文化教育的发展。 代之而起的汉王朝,受到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采取了道家的 “无为” 思想,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 “君权神授”及“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思 想,成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最重要的武器。 汉代又开始兴办官学,私学也迅速发展,汉代设太学,立五经博士,又 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教学非常重师承。考试成为汉代教学的重要环 节之一,并是学生走上仕途的一条道路。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兴盛,尚清谈。以 “九品中正制”作为取士之标 准,严重地影响了官学及私学的发展。但是,这一时期的学校制度的某些方 面比汉朝有所进步。例如国子学与太学的分立,四门学的创立,以及专科学 校的开设等等,都对于隋唐的学校制度有直接的影响。至于取士制度,在考 试方式上前进了一步,为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一定基础。 到隋唐时期,士族已失去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庶族地主的势力已发展到 要求参与政权的地位。因此,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自然就不适用了, 而代之以科举制度。唐代教育的重要特点,首先是设立了科学技术专门学校, 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首屈一指。其次,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至唐代益加完 备。 自隋唐至清末,科举制度维持了1300年之久,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因 为科举制度最适合于封建统治者的要求,成为有力的统治工具之一。 科举考试的内容,尽管各朝不尽相同但主要是儒家经典。这样,就把人 民的思想牢牢束缚在封建礼教之中,使人民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顺民。 各朝各代提倡科举,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中小地主开辟一条参加政权 统治的道路,缓和阶级矛盾。二是,为了加强对社会思想的控制,不断发展 壮大的私学和官学,一直是某种社会新思潮的必源地。统治阶级也总是想控 制它们。因而,便利用科举制度,使考试的内容成为教学的内容,使取士的 标准无形中成为教育的培养目标,以此来控制全国的教育。从而,把私学纳 入国家的需要,为统治者服务。 对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要作具体的分析。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