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朱元璋私密生活全记录_司马路人【完结】(69)

  ◎第34节 我不同意交换

  朱元璋还没有休息,见了徐达的使者,得知一切情况之后,朱元璋马上派人把李善长叫了来。朱元璋先是将有关情况说了一遍,然后问李善长道:“徐达他们的想法可有道理?”

  李善长回道:“我以为,徐将军他们的想法确有见地。与其被动地挨打,还不如主动地出击。更何况,大人一心想南下发展,如果不与张士诚作个明确了断,大人的愿望又如何实现?”

  朱元璋点头道:“李先生言之有理。在我看来,我们这次要么不打,要打就集中应天所有兵力找一个张士诚的重要据点打。把那个重要据点拿下了,张士诚就会知道我们的厉害了,就会知道害怕了。他一害怕,我们的东边就会没事了。”

  李善长言道:“大人,如果我们真的去攻打张士诚的一个重要据点,恐我们的兵力不足啊,我们的兵力也实在是太分散了。”朱元璋笑道:“李先生不必担心。我在应天还有3、4万人马,到时候,我可以把这些人马全部开出去。张士诚跟我不一样。他的大本营虽然也有很多兵马,但他不敢轻易使用。这样一来,尽管他的军队总数比我多,但在局部地区,我的军队却会占人数上的优势。李先生,我的话可有道理?”

  李善长心悦诚服地道:“大人气高胆大,那张士诚只能俯首称臣了。”

  看得出,朱元璋不仅懂得知己知彼的道理,而且还懂得“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显然,朱元璋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却是个天生的军事家。

  接下来,朱元璋就与李善长一起,仔仔细细地研究商量,看究竟向张士诚的什么地方发动攻击比较合适。朱元璋总的原则是,选定攻击的地点,既不能离苏州太远,也不能靠苏州太近,离苏州远了,对张士诚不会产生太大的震动,而如果靠得太近,张士诚就极有可能倾苏州之兵前去增援。狗急了还会跳墙,如果朱元璋对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构成太大的威胁,那张士诚是肯定会倾全力与朱元璋交战的。而朱元璋暂时还不想同张士诚做最后的决战,因为他没有多少取胜的把握。只要能够将张士诚打得不敢乱动弹,朱元璋就满足了。

  一直到鸡鸣时分,朱元璋和李善长才最后敲定了方案。方案敲定之后,朱元璋不觉一连打了好几个呵欠。毕竟一夜未眠,他焉能不困?朱元璋对李善长道:“你速速派人把我们的计划通知徐达他们,叫他们不要耽搁,立即行动!”

  那段日子里,朱元璋用来睡觉的时间很少。他当时的实力还不强大,地盘也很小,为了实现最终当上皇帝的理想,他就必须处处小心谨慎。只要一步走错,他就很可能输掉全局。多亏那贤惠的马氏,天天亲手熬鸡汤给朱元璋喝,要不然,朱元璋的身体很可能就在那个时候被累垮了呢。

  徐达派使者回应天之后的第二天深夜,朱元璋的使者就赶到了镇江城。朱元璋的使者是李善长的手下。李善长的手下详详细细地向徐达传达了朱元璋的命令。徐达闻听后不觉自言自语地道:“大哥实在是英明!”

  你道徐达为何会说出这种话来?原来,朱元璋和李善长商定,叫徐达等人除留下一支兵马驻守镇江外,其余兵马立刻向东南开进,攻打当时张士诚的第二大城市常州。常州不仅是张士诚的一个大据点,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距镇江大约有一百六十多里,距苏州大约有200里。如果占了常州,就可以确保镇江的安全,确保镇江的安全也就是确保应天的安全,同时还可以对张士诚的大本营苏州进行监视和威慑,而又不致于叫张士诚调动所有兵马来与红巾军交战,因为常州毕竟和苏州还有一段距离,是全力保卫常州还是全力保卫苏州,张士诚显然会选择后者。这就是徐达为什么会说朱元璋“英明”的原因。

  第二天一大早,徐达、汤和就带着两万多步军离开了镇江城。走的最早的是廖永安,徐达、汤和的军队还没有出发,他的两百艘战船就从镇江东边的长江里开进了大运河。可见,廖永安求战的心情是何等的迫切。

  周德兴把徐达、汤和送出镇江城多远。临别时,周德兴对徐达跟汤和言道:“二哥四弟,常州是张士诚大本营的北方门户,我估计肯定很难打,你们一定要多加小心啊!”

  徐达点头道:“三弟你也要小心啊,我和四弟走了,镇江就等于是空了,如果张士诚的兵马再来侵犯,你的处境就很艰难了。”汤和接道:“是呀三哥,你应该比我们更加小心才是啊……”周德兴憨憨地一笑道:“我没事,你们去打常州了,张士诚的大队人马就过不来了,附近一些小股部队,还不能把我怎么样。”徐达对周德兴留守镇江是很放心的。汤和的脑袋瓜子虽然比周德兴灵活,但徐达认为,汤和攻城还可以,守城就不如周德兴了。看来,徐达也和朱元璋一样,是个很善于用人的人。徐达、汤和走后,镇江以东的一些张士诚的部队,果然联合起来进攻镇江,但都被周德兴和廖永忠击退。有一回,周德兴甚至带兵出城追击,一直追击到镇江以东六十里外的江边小镇大港,只是考虑到镇江的安危,周德兴才从大港撤兵回来。周德兴牢牢地控制着镇江,无形中就给徐达、汤和攻打常州创造了一个十分安定的北部环境。别了周德兴之后,徐达、汤和就向常州进发了。他们几乎一直是沿着大运河进军的。大运河从长江几乎是一条直线地通到丹阳,再从丹阳又几乎是一条直线地拐向常州。因为丹阳已经在红巾军的手里,所以徐达、汤和就先南下,到丹阳补充了一下给养,然后再拐向东南,沿着大运河直向常州开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