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45)

  理,是不易战胜的,以前的许多思想家,如张载、二程同佛学辩论的结果,不但不

  能与之划清界限,反而受其影响,“尽用其学而不自知”(同上)。这说明,叶适

  对于佛教精深的哲学思想也是无能为力的。

  在对道教唯心主义的批判中,叶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归结到宇宙

  观上的基本态度是:“天地阴阳之密理,患于以空言测。”(同上卷4《隋书一》)

  意思是:对于奥密的天地阴阳之理,不可用空言虚语去进行推测,而应该根据实际

  材料去进行论证。因此,他说:“物之所在,道则在焉,物有止,道无止也。非知

  道者不能该物,非知物者不能至道。道虽广大,理备事足,而终归之于物,不使散

  流。”(同上卷47)一方面,坚持道不离物,非知物不能至道;另一方面,又坚持

  不懂得道就不能概括事物。归根结底,道虽广大,它总结一切理贯通一切事,最终

  仍归结于物,不能使之与物离散。他又说:“上古圣人之治天下,至矣。其道在于

  器数,其通变在于事物。”(《水心别集·进卷》卷5《总义》)叶适所说的道,是

  指事物的一般原理原则。他认为原理原则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不能离开事物去讲

  原理原则。

  叶适认为,构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质形态是五行八卦所标志的各种物质。他说:

  “夫天、地、水、火、雷、风、山、泽,此八物者,一气所役,阴阳之所分,其始

  为造,其卒为化,而圣人不知其所由来者也。”(同上卷5《易》)一气分为阴阳,

  再由阴阳造成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又由此而化生万物。他又说: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听之,不失

  其所以一者,由其理之不可乱也。”(同上)这就是说,天地之中,一切有形的东

  西都是物;物各有其区别于他物的特殊性,此乃是物各有其理的根据。各自不同的

  物之所以或成或毁,或往或来,或隐或现,这些纷纭变化,其中皆有一个不变的理。

  在这里,他用朴素唯物论的观点正确地说明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多样性的统一原理。

  叶适不仅坚持了世界的物质性,同时认为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推移、变革、

  流行、变化“不常其所”的。这个“不常其所”的过程谓之“易”。他说:“‘易’

  者,易也。夫物之推移,事之迁革,流行变化,不一常其所,此天地之至数也。”

  认为交易是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人对这个普遍规律,只能“迎其端萌,察其道顺

  而与之始终”(同上)。也就是说,人们只能遵循这一普遍规律办事,既要有为,

  又不妄为。

  在叶适的宇宙观中,也承认对立的普遍存在。认为变易的原因在于“一物为两”,

  “相摩相荡”,“鼓舞总囗辟”。他说:“道原于一而成于两。在之言道者必以两。

  凡物之形,阴阳、刚柔、逆顺、向背、奇耦、离合、经纬、纪纲,皆两也。夫岂惟

  此,凡天下之可言者,皆两也,非一也。一物不然,而况万物;万物皆然,而况其

  相禅之无穷者乎!”(同上卷7《中庸》)指出了世界上一切都是一分为两,而且永

  远是一分为两,没有任何东西是绝对的单一。不过,叶适虽然强调了事物对立的普

  遍性,却又认为还有一个超越于对立性的永恒不变原则,就是“中庸”。他说:

  “彼其所以通行于万物之间,无所不可,而无以累之,传于万世而不可易,何欤?

  呜乎!是其所谓中庸者邪!然则中庸者,所以济物之两而明道之一者也,……水至

  于平而止,道至于中庸而止矣!”(同上)虽然两极是存在的,但它们虽不在中点

  却依存于中点。这正象水流至于平止一样,两极之对立至于中庸而止。这就把事物

  的对立看做是相对的,把对立面的均衡只看作是绝对的了。这说明他的辩证法观点

  的不彻底性。

  在认识论上,叶适反对先验论,强调了感性知识的重要性。他说:“古人多识

  前言往行,谓之畜德。近世以心性通达为学,而见闻几废”(《水心文集》卷29

  《题周子实所录》)。“见”指直接经验,“闻”指间接经验,即“前言往行”。

  两者都是感性知识,他都强调,他反对只讲心、性,讲反省内求而忽视对客观事物

  的实际考察。他指出:“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心尽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

  (同上)坚持感性知识是正确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反对不实际的臆测和空谈。后者

  正是理学家们“专以性为宗”,“以心官贱耳目”为其特点的认识路线。叶适坚持

  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不仅是正确的,同时在对理学唯心主义的批判上也是具有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