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10)

  故国之思,然后返昆山,将家产尽行变卖,从此掉首故乡,一去不归。是年炎武45

  岁。此后20多年间,炎武子然一身,游踪不定,足迹遍及山东、河北、山西、河南,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亭林佚文辑补·书杨彝万寿棋(为

  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晚年,始定居陕西

  华阴,直至逝世。

  三、风尘怀抚剑 天地一征鞍

  离昆山后,炎武“绝江囗淮”,于顺治十四年(1657)秋抵山东莱州(治今山

  东技县)。翌年春至泰安,又至曲阜谒孔庙,并在章丘桑家庄购置日产,“垦田于

  章丘之长白山下”(《神道表》),年末,经菜州、济南至北京。顺治十六年(16

  59),炎武到了山海关,凭吊昔日旧战场;然后又折回关内,至昌平州(今北京市

  昌平县)天寿山谒十三陵。瞻仰列祖列宗陵寝时,炎武悲从中来,“下痛万赤子,

  上呼十四皇。哭帝帝不闻,吁天天无常”(《亭林诗集》三,《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但炎武并未灰心,“天运未可亿,天心不可量”,对恢复明室仍然满怀希望。谒陵

  之后,炎武经居庸关返归山东。这年五月,张煌言(字玄箸,浙江宁波人)、郑成

  功(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率甫明军大举入长江,七月,舟师直抵南京观音门外江

  面,一时江淮震动。“江上传夕烽,直彻燕南陲,皆言王师来,行人久奔驰”(

  《诗集》三,《江上》,下引同),炎武闻知这一喜讯,急忙南下。可惜“宋义但

  高会,不知兵用奇,顿甲守城下,覆亡固其宜”,当炎武行至扬州,南明军已经失

  败,炎武怅怅北返,于年底到达天津。

  康熙元年(1662),顾炎武在北京。当他听说永历帝在昆明被害的消息后,心

  知复明已无多大希望,于是“笃志经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术研究上。这年,

  被革职的归安(今浙江吴兴)知县吴之荣告发庄廷拢私修明史,其中“颇有忌讳语”;

  炎武好友吴炎、潘柽章受牵连入狱,第二年遇难。同案株连多达700余家,死78人,

  其中还包括一些地方官员。炎武已于去冬离京赴山西,在汾州(今汾阳)接到吴潘

  二人的凶信,十分悲痛,于是在旅舍设奠,遥祭亡友,其祭诗云:“一代文章亡左

  马,千秋仁义在吴潘。”还写了《书吴潘二子事》一文,表彰故友的学问节操,记

  述“明史案”的始末。顾炎武对明正德以来“二三先生招门徒,立名誉,以风显于

  世”(《文集·与友人论门人书》)的风气深为不满,他自己也“不坐讲堂,不收

  门徒”(《余集·与潘次耕札》),而这次却破例以潘柽章幼弟潘来为门生,以表

  达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此后,炎武取道蒲州(今山西永济)入潼关,遍游关中;次

  年至河南辉县访孙奇逢(字启泰,河北容城人,学者称夏峰先生),年底返山东。

  康熙五年(1666),炎武与友人李因笃(字天生,一字子德,山西洪洞人)等

  20余人集资买回,垦荒“于雁门之北,五台之东”,欲效法马援(字文渊,陕西兴

  平人,东汉名将,曾为伏波将军、陇西太守)、田畴(字号泰,河北玉田人,东汉

  末垦田徐无山中,曾助曹操征乌桓)“从塞上立业”(《神道表》,下同),准备

  定居代北,说:“使吾泽中有牛羊千,则江南不足怀也。”后因不耐气候严寒,经

  营创始之后,即令“门人辈司之”,自己又只身出游。

  康熙七年(1668),莱州黄培诗狱案涉及到顾炎武。炎武时在北京,听说此事

  后立即赴山东对质;三月二日抵济南,下济南府狱。大约两年前,莱州即墨人姜元

  衡告发其旧主黄培收藏刊印“逆诗”,本年正月,姜在审讯中称:“逆诗”内有

  《忠节录》一书,“系昆山顾宁人到黄家搜辑发刻”,实则炎武与姜素不相识;此

  案还株连“江南北之名士巨室”300余人。炎武念及“事关公义,不宜避匿;又恐久

  而滋蔓,贴祸同人”(《蒋山佣残稿·与人书》),故“不惜微躯,出而剖自此事”。

  这个案子可能跟炎武垦田章丘一事也有联系,上引《与人书》云“衅起于章丘,祸

  成于即墨”;顾衍生所撰炎武《年谱》亦云“是狱为谢长吉主唆”(谢世泰字长吉,

  章丘人,炎武与其曾有过经济上的纠纷)。

  这次无妄之灾持续半年以上,炎武在狱中十分艰难,“每日以数文烧饼度活”,

  几乎不支。幸得友人李因笃等多方奔走,大力营救,并至济南看望炎武,到十月这

  场冤狱方才暂告一段落,炎武始得取保出狱。次年夏,炎武又回章丘,与谢长吉对

  簿公堂,“虽陷害之情未明,而霸占之律已正”(《佚文辑补·与颜修来手札》),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