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3)

  也。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

  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

  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

  子·告子上》)

  生存可谓人最大的欲望之一,但和义相比,二者不能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为什么呢?因为义就是人生最高的价值原则,背义就是人生最大的可耻。

  如何把人们本性的善端扩充发展为完美的善,把道德原则变成人们自觉的道德

  行动呢?孟子有他一整套系统的道德修养理论。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本于其性善论,

  其方法具有向内求的特点,其理想是成圣成贤,因此,可称之为内全之道。

  孟子的内圣之道有如下内容:

  第一是存心,即保持住本性中固有的善心而不失掉。他说: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

  ·离娄下》)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矣。(《孟子·告子上》)

  所谓“放心”,义与“存心”相对,指忘掉或失掉了本性中固有的善心。孟子

  认为,道德修养,不但要“存心”,更要“求其放心”。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内容,

  归根结底,就是要将失去的良心找回来。

  如何“存心”、“求其放心”呢?孟子又提出了“思诚”、“自反”的方法。

  他认为,要“信于友”、“获于上”,就得从“悦于亲”做起。而“悦于亲”就得

  “诚身有道”,真情实意地对待父母。要做到这一点。就得“明乎善”,具有良心

  的自觉。只有这种具有良心自觉的“诚”,才能真正地“悦于亲”。这种“诚”,

  既是指道德修养的态度,也是指道德修养所应达到的境界。所谓“反身”、“思”

  主要指具体的修养方法,即自我反省,运用理性思维检查自己,获得道德自觉。孟

  子认为,通过反省功夫,而使自己的道德行为建立在“至诚”的基础上,就能达到

  “悦亲”、“信友”、“获上”以至治下民的理想境界(《孟子·离娄上》)。

  寡欲也是孟子所倡的一种修养方法。他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

  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

  这是说,要保存仁义之心而不丧失,就必须要克制、减损欲望。后来宋儒的

  “存天理、灭人欲”说就是将此说推到了极端。

  孟子论“浩然之气”说是孟子富有代表性的道德修养论。孟子说“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但这种“浩然之气”也需要养,而“配义与道”就是

  “养气”之法。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明道”,即了解一种义理,并对之确信不疑。

  二是“集义”,即常做他所认为应该做的事。此外,还须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孟子的“养气”说,强调气节,强调修养的主观精神,使人进入了一个不淫于富贵,

  不移于贫贱,不屈于威武,唯真理是求的高尚境界,影响至深。

  四、仁政学说

  仁政学说是孟子思想的中心内容,是孟子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政治理想。尽管

  在当时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实现,但由于这一学说包含着许多真理

  性的命题,对后来的中国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切非儒家的

  派别都难以敌过儒家,儒家始终保持一尊的地位,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道统,

  都和孟子的仁政学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下如何由分而一呢?儒法两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统一观,这就是“王道”

  和“霸道”。孟子认为“霸道”就是“以力服人者”,即依靠武力、刑罚去压服人

  而驱民于战,通过兼并战争而实现统一。“王道”就是“以德服人”,不诉诸武力,

  而依靠其仁德的感召力使万民来眼,万国来朝,就像孔子的七十弟子对孔子一样

  “中心悦而诚服”。这种“以德眼人”的“王道”,实际就是“仁政”。它的基本

  要义就是将抚老慈幼这一套道德原则由近及远推广到全体社会成员身上,由此去争

  取人民的服从和拥护。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