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46)

  正之具”;这种“质”和“具”,既是“涂之人”都有的,具有普遍性,又是一种

  天生的本能。因此,天疑应属于所谓人性的内容。《解蔽》篇说:

  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凡以知”就是“皆有可以知”,荀子称之为“人之性也”。因此,将这里的

  “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归入荀子的人性范围之内,是完全应该的。这种“凡

  以和”的人性,这种“所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是不是恶的呢?荀子并没有说,

  而且一再强调这种“可以知”、“可以能”的对象是“仁义法正”,可见这种“人

  之性”绝对不会是恶的。

  这种知的人性,荀子既然没有肯定其为恶,那么,它是否为善呢?荀子并没有

  如此说。所谓“可以知”、“可以为禹”,是指人有一种向善的可能性,而并非指

  人性中天然就具有一种现实性的善。它只是“可以知”、“可以能”,而不是必然

  “知”、“必然能”。这种“知之质”、“能之具”既存在着“知仁义法正”、

  “能仁义法正”的可能性,也存在“知”别的什么、“能”别的什么的可能性。这

  种“质”、“具”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既可施之于朱,也可加之以墨。所以,视荀

  子的知性说为性善说,是完全错误的。由此可见,荀子的人性概念是一个多层次的

  意义结构,它的最一般的意义是指人生而具有的本能;它的第二层意义是二元的,

  由恶的情欲之性和无所谓善恶的的知能之性组成。[注]

  强调人性恶的一面是葡子人性论的特点,但荀子人性学说中最有价值的是他

  “他性起伪”的人性改造论。荀子认为“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

  (《荀子·儒效》),“化”就是改造人性。他说:

  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

  一也。(《荀子·性恶》)

  具体说,无论尧、舜、桀、跖,还是君子、小人他们的本性都有“好荣恶辱,

  好利恶害”,即恶的一面。但是,“圣人之所以异过众者,伪也”。这种“伪”,

  就是“化性”,即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其本性中恶的一面。对性,是顺、是纵,还

  是化、伪,这是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的关键所在。所以,荀

  子虽然讲性恶,但其目的和重心是在“伪”,是在突出礼义对于人的重要性。

  荀子的“化性起伪”说,历来人们都认为存在着悖论:“人生来是坏蛋……假

  使真是那样,那么善或礼义从何而出,那就苦于解答了。”[注]从上可知,此说的

  大前提是错误的。荀子强调“人之性恶”,是说人生有恶的一面,并非说人性全恶。

  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人性而有“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圣人凭

  着这种知性,可以化掉恶性而选择善。所以,礼义之善并非从恶性中产生,而是产

  生于知性,是“知有所合”的结果。

  三、明分使群

  荀子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又能支配自然界,使役万物,关键就在

  于人有着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不同的特点,这种“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之异于

  禽兽者”就是人“能群”而动物不能“群”。他说: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荀子·王制》)

  人类的社会组织是如何构建起来的呢?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说。荀子认为,

  人之所以,能群”,‘是由于有“分”,“分”是“群”的基础。所以他说:“人

  何以能群?曰:分。”(同上)在荀子看来,“分”是人类社会存在和社会组织的

  根本,他说:

  ……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

  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同上)

  反之,“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同上)。

  由此,荀子得出了“明分”才能“使群”的结论。他说:

  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

  则莫若明分使群矣。(《富国》)

  “明分”以什么为准则呢?荀子的回答是礼义。他说:“分何以能行?曰:义。”

  (《荀子·王制》)认为“义”是“分”能实行的根据。又说:“分莫大于礼。”

  (《荀子·非相》)礼是最大的“分”,所以荀子认为“明分使群”,不可少顷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