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商鞅:一位以个人悲剧书写历史的巨人_张旦【完结】(84)

  刑。法制不明, 而求民之行令⑤ 也, 不可得也。民不从令, 而求

  君之尊也, 虽尧、舜之知, 不能以治。

  【译文】

  处在国君的地位而自己的命令不能够被贯彻执行, 那就危

  险了; 五种官职分工了而没有个法规, 那就混乱了; 法律制度建

  立了而不依法办事的讲私情的慈善措施还通行, 那么民众就会

  不害怕刑罚。君主尊严, 他的命令才能得到贯彻执行; 官吏整

  饬, 才会有依法办理的政事; 法律制度严明, 民众才会害怕刑罚。

  法律制度不严明, 而要求民众执行君主的命令, 那是不可能的。

  君臣 篇 265

  民众不听从君主的命令, 而想求得君主的尊严, 即使有尧、舜那

  样的智慧, 也不能达到目的。

  君臣篇之三

  【原文】

  明王之治天下也, 缘法而治, 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

  死者, 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 士有斩首、捕虏之功, 必其爵

  足荣也, 禄足食也; 农不离廛⑥ 者, 足以养二亲, 治军事。故军士

  死节, 而农民不偷也。

  【译文】

  英明的帝王治理天下时, 根据法度来处理政事, 按照功劳来

  进行奖赏。大凡民众之所以积极作战而不逃避死亡, 是为了取

  得爵位俸禄。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时, 战士有了砍得敌人首级、

  擒获俘虏的功劳, 那一定要使他们的爵位足够荣耀, 俸禄足够食

  用; 农民不离开乡里的, 就使他们能够赡养父母双亲, 研习武事。

  所以军队的将士能为节操道义而死, 而农民也不会偷懒。

  君臣篇之四

  【原文】

  今世君不然, 释法而以知, 背功而以誉。故军士不战, 而农

  民流徙⑦ 。臣闻: 道民之门, 在上所先。故民, 可令农战, 可令游

  宦, 可令学问, 在上所与。上以功劳与, 则民战; 不以《诗》、《书》

  266 商君 子

  与, 则民学问。民之于利也, 若水于下也, 四旁无择也。民徒可

  以得利而为之者, 上与之也。目扼腕而语勇者得, 垂衣裳⑧ 而谈

  说者得, 尽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 无功而皆可以

  得, 民去农战而为之, 或谈仪而索之, 或事便辟而请之, 或以勇争

  之。故农战之民日寡, 而游食者愈众, 则国乱而地削, 兵弱而主

  卑。此其所以然者, 释法制而任名誉也。

  【译文】

  当今的君主却不是这样, 他们抛弃了法度而依靠智慧, 不顾

  功劳而任用徒有虚名的人。所以军队的将士不愿作战, 而农民

  外流迁移。我听说: 引导民众的窍门, 在于君主首先推崇什么。

  所以, 对于民众, 可以使他们去务农作战, 可以使他们去游说求

  官, 可以使他们去搞学问, 这全在于君主怎样来给予奖赏。君主

  根据功劳来给予奖赏, 那么民众就会去作战; 君主按照研读

  《诗》、《书》等古代文献典籍的程度来给予奖赏, 那么民众就会搞

  学问。民众对于利的追求, 就好像水向下流动一样, 对东西南北

  这四个方向是不加选择的。民众只要能从某些事情中得到利益

  就会去做这些事情, 因而关键在于君主对什么给予奖赏。如果

  瞪着眼睛、握着手腕而讲勇武的人能得利, 拖着长衣裳而巧言辩

  说的人能得利, 花费了很多时间为豪门权贵长期效劳的人能得

  利———尊崇了以上三种人, 使他们没有功劳而都可以得利, 那么

  民众就会逃避农耕和作战去干这些事, 或者靠空谈议论来求得

  利益, 或者侍奉君主的亲信靠请求说情取得利益, 或者靠勇武去

  争得利益。所以务农、作战的人一天天减少, 而游荡混饭吃的人

  越来越多, 结果国家混乱而国土被割削, 兵力虚弱而君主卑微。

  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形成, 是因为君主抛弃了法制而任用了徒有

  虚名的人。

  君臣 篇 267

  君臣篇之五

  【原文】

  故明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 不听也; 行不中法者, 不高⑨

  也; 事不中法者, 不为也。言中法, 则辩⑩ 之; 行中法, 则高之; 事

  中法, 则为之。故国治而地广, 兵强而主尊, 此治之至也。人君

  者不可不察也。

  【译文】

  所以英明的君主重视法制。言论不符合法制的, 就不听从;

  行为不符合法制的, 就不推崇; 事情不符合法制的, 就不做。言论

  符合法制的, 就认为它动听有理; 行为符合法制的, 就推崇它; 事

  情符合法制的, 就做它。所以国家治理得好而国土能扩大, 兵力

  强大而君主尊严, 这是政治的最高境界, 当君主的不可不搞清楚。

  【注释】

  ① 列贵贱: 划分贵贱。

  ② 义: 通“ 仪”。这里指等级、名分。

  ③ 五官: 指上古时代的五种官职, 即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和中官。

  ④ 官修: 官吏奉公守法。

  ⑤ 行令: 当作“ 从令”。

  ⑥ 廛: 乡土, 家乡。

  ⑦ 徒: 只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