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阿拉伯通史_希提【完结】(232)

  黎巴嫩在总督和民选的政务委员会的领导下,繁荣起来,那是邻近的任 何一省都比不上的;黎巴嫩被认为是土耳其各省实行民族自治的“最有用的 范例”。黎巴嫩的治安,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标准,都进步到奥斯曼帝国 任何一省望尘莫及的程度”。黎巴嫩人口的增加,找到了一个出口,即迁移 到埃及、美洲和澳洲,在那些地方,黎巴嫩移民的子孙,仍然是兴旺的。黎 巴嫩的民族自治,继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被土耳其人摧毁了。被 吸引到自治的黎巴嫩来的西方教师、传教士、医生和商人,数量比近东任何 地方都要多。黎巴嫩的人口,大半是基督教徒,因此,更能接受欧美的观念 和习惯。比较伯什尔和法赫鲁丁的时代,黎巴嫩更加变成了窗口,阿拉伯人 的四方院子,通过这个窗口,向西窥视外面的世界了。奥斯曼人在 1534 年开始于幼发拉底河谷的景况,是与尼罗河谷的景况不相上下的。土耳其的帕夏、本国的封建地主、麦木鲁克人,争权夺利,同时 人民群众遭受贪赃枉法、扰攘不宁的灾害。在这里也同在别处一样,在帝国 的强盛时期逝去之后,到十六世纪末,省长的权力开始动摇起来了。历史的 话题集中到巴格达的各种人物和阴谋上面,巴格达是全国被分成的三个省当 中最重要的一个,其余的两个是巴士拉和毛绥勒(摩苏尔)。这个国家具有 汉谟拉比和尼布甲尼萨统治下的古代声望,还具有哈伦和麦蒙统治下的中世 纪的光华,而在奥斯曼人的统治下,黯然失色,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十叶派分子,在伊拉克人口中占优势;与君士坦丁堡总部之间的交通有 困难;与十叶派的波斯很接近;城市和各部族之间有裂痕:所有这些都是伊 拉克形势的明显的特点。现在,就象拜占廷时代那样,君士坦丁堡和波斯仍 在争夺这个国家的霸权。十叶派认为,最神圣的陵庙都在伊拉克,如卡尔巴 拉的侯赛因陵庙、纳贾夫的阿里陵庙、卡齐迈因的第七位和第九位伊马木的 陵庙,因此,伊拉克是十叶派的根据地,十叶派的皈依者都把逊尼派的哈里 发和奥斯曼的素丹看作是篡夺者。同时,他们把波斯人认作朋友和同盟者。十叶派的因缘,构成了伊拉克和波斯之间最坚强的纽带。在整个十六世纪期 间,土耳其和波斯一直处于敌对的形势之下,这种敌对即使不是进攻性的, 也是防守性的。1508 年,沙易司马仪占领了巴格达,而且固守到赛里木胜利 之后。1623 年 11 月,沙阿拔斯借助一个禁卫军叛逆的告密,又重新占领了 巴格达。在十五年的期间,伊拉克一直是萨法王国的一个省。除赋税外,土 耳其的兴趣主要在于利用这个国家为基地,去反对阿拉伯半岛的东岸,但是, 土耳其从未能固守东岸地区。土波战争,妨害了伊拉克的经济,妨碍了对于 十叶派各陵庙的朝拜——那是国家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十七世纪早期,英 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使伊拉克处在东方和西方之间陆路交通的一个战略地 位上。十七世纪末,英国人在波斯湾战胜了葡萄牙和荷兰竞争者,夺得了海 上贸易的霸权。在伊拉克的土地上发现石油,这件事加强了这个国家在战略 上的重要性。1925 年,伊拉克石油公司取得了石油开采权,以七十五年为期。 贝杜因人,不守纪律,无法无天,到处劫掠,长期以来一直成为纷扰的 原因。土耳其首都和伊拉克省会之间的交通线,任凭由来自沙漠的流浪者和 山区的部族去支配。约在十八世纪中叶,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几个贝杜因部族, 结成联盟(al-Muntafiq),他们把循环性的头痛,不但带给了巴格达的帕夏们,而且带给了地方上的麦木鲁克和城市居民。 麦木鲁克的政府是自治的领地,不是总督的管区,他们大都是入口的塞加西亚的奴隶,他们当中的素莱曼阿哥(SulaymunAghā,后来升级为帕夏)艾卜·莱伊拉是 1747 年首先得势的。最后的麦木鲁克是达五德(1830 年卒), 他是很开明的,曾在巴格达创办几所学校。伊拉克曾被一个麦木鲁克的寡头 政治所掌握,达八十多年之久。在克里米亚战争后(1853—1856 年),君士 坦丁堡更坚决地努力维护其政权,并在巴格达派驻一支强大的军队。1869 年,它派出一位最进步而且最宽大的政治家米德哈特帕夏,来做伊拉克的总 督。米德哈特企图遏止无法无天的现象,使游牧人定居下来,耕种田地。他 还试着改良灌溉,并且采用土地注册制。这位土耳其官吏是这样的廉洁,据 说他曾变卖了自己的怀表,用来作为返回君士坦丁堡的旅费。他任职的短时 期,就象一张黑色画片上唯一光明的小点一样,特别显得突出。他写下了土 耳其的第一部宪法,因而博得更多的荣誉。那部宪法,在 1877 年由阿卜杜 勒·哈米德废除了。

  阿拉伯半岛自成一个集团,与北非集团和埃及、叙利亚、伊拉克集团,是不相同的。作为伊斯兰教的摇篮,阿拉比亚的周围有一道园光,在全世界 穆斯林的心目中,保持着一个独特的地位。神圣的联想,地理上的孤立,不 发达的交通等等,使这个大半岛仍然具有中世纪的面貌。希贾兹和也门,与 西方的观念和影响之间,存在着特别的绝缘体,所以这两个地区成为近东最 独立自足的部分。

  也门虽然没有成为先知活动范围的主要地区,但是,它与希贾兹同样是 独立自足的,如果不是更独立自足的话。也门的人民是宰德的追随者,他是 侯赛因的曾孙,约在 740 年反抗伍麦叶人的起义中被杀害了。宰德教派虽然 是十叶派的支派,却不强调十叶派的教义,他们几乎是逊尼派。他们当中有 一个名叫嘎西木的,曾于 1633 年成功地赶走了土耳其省长,而建立了伊马木 国家,这个国家几经盛衰,继续到 1871 年。但是,从 1849 年开始,这个国 家又变成土耳其的一个省,直到 1904 年为止。这一年伊马木叶哈雅兴起了。 他在 1905 年占领了萨那,后来定都于此,但是,在 1911 年之前,“崇高的阙下”并不承认这个国家的区域自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年,土 耳其人实际上才从这个国家完全撤退了。1948 年 2 月,叶哈雅成为一次宫廷 阴谋的牺牲者。不太久以前,有一个访问者,他是大马士革的穆斯林,还由 伊马木的警卫员陪着,去访问马里卜水坝的遗址,但几乎遭到当地居民的攻 击,唯一的原因是他仿佛是一个陌生的外国人。美国籍的黎巴嫩作家艾敏·里 哈尼,曾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访问也门,在他和也门的教义学家见面时,他 们立刻拿出黑眼镜来戴上,以免被一个基督教徒的眼光所玷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