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唯识与中观_南怀瑾【完结】(6)

  现在我们讲唯识这问题就来了。我现在问你:那个现象是唯识所变,还是唯心所造还是唯物所生。这就是问题是个话头。而且这个人在空中失事烧了,炸了,掉下来三天了。当然烤都烤干了,那里来的血?!结果还有血挤出来。这许多问题,这几个人的头脑都是不相信的,找不到最后只好祈祷很诚诚地求,求了以后有这样的事。这些问题在唯识学里头,在《瑜伽师地论》里都很详细告诉你。涉及人生来死去,生命的来源,生死的关系都讲得很清楚。所以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作用属于心意识那一种关系?不是心脏的关系,己经烧掉了,死掉了,更不是脑神经关系。那么这个心就包括心物一元,普通所谓讲灵魂,好了!灵魂。灵魂是属心啊?还是意?还是识?这就问题来了。

  那么讲识。识――什么是识?认识的识,在古文里边注解,只有一句话:他分别的是识。分别心,有思想。不分别的是智,智慧的智――般若。我们用妄想分别这个就是识,唯识的识。不起妄想分别那个是智――般若,得道的智慧。但是这是明朝憨山大师讲的话,分别就是识,不分别是智。

  憨山大师讲这个话,学理上,在唯识的范围你们注意哦,他讲的话叫什么?叫观待道理,观――观想的观,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对待的待――道理。这是证成道理――证果的证,成功的成。唯识要注意哦!唯识有些学问啊,属理论上逻辑的,哲学的。换句话说直观――观待,这要看清楚分辨清楚,一点不能含糊的。有一点含糊,你所证果证的道不对。

  但是有些人可以证果了,观待道理不清楚,证的果位低。他不能证得大乘菩萨,只证小果位。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二不知其三。

  所以憨山大师讲“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我们可以说,这两句话,在唯识学里常常被应用,认为是了不起的名言。不然!不一定是了不起的名言。这只能属观待道理的说法。证成道理的说法,并不太承认这两句话的说法。

  好了,我们晓得《华严经》也经常提到心识的问题,比如我们常常念的……(“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四句话是《华严经》如果现代人不了解心意识的心,请问你们面前没有一杯茶,你们现在眼睛闭起打坐想一杯茶泡的好好的放在前面,想想看,想的出来吗?想不出来,就不是一切唯心造。你早不出来嘛。你心想发财,偏偏亏本。心想飞起来,偏偏爬不动。心想病好了,偏偏加重。怎么一切唯心造?那么说佛法的哲学是骗人的了?可是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会骗人的。

  那么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是什么心?这要搞清除了。对不对,这个是实证问题啊。等于我当年年轻的时候,跟新领导学一个心理系主任,叫李清源老一辈都知道,我们两个谈,谈的时候,他就谈,你说他反对佛学不?他拼命在研究唯识正在开始,后来他就证成道理他说没办法求证啊。他说我们现在讲,当然他是老牌的美国留学生,他对我们谈话争论,在大学里面他就把桌子檫净,一面讲啊,好像很实际,书啊什么都拿开了,桌面清得光光的“唉!请你们是修禅的,你跟我坐在旁边打坐,想一个金的鸡,黄金的鸡,这个鸡子哇生个金蛋,一天给我生一个在桌子上。我桌子是空的,你这无中”真空生妙有“,你给我一切唯心造,造一个出来。大家都没法子,好嘛,科学就是这样求证啊。嘿,一切唯心造,造一个出来嘛。你说哎呀我这样想一个事情,这样想很相信,想得哭出眼泪,你说这也是一切唯心造。他说那是普通心理学作用啊,何必要你这个佛法呢。唉,你说我痛的时候念一句阿弥陀佛,开到的时候不痛了,越是专心忘记了,他说那是精神统一了,忘记了时间的感受。心理学很容易解答嘛。他说何必要你这个佛法呢。那么我们当年学佛法是碰到这些都是答案上的问题,不是说信就好,怎么个信啊。你信,你这个门关着什么东西,打开给我看看好不好?我不进去,让我看到门缝了,我知道有东西我就信啊。你不能乱讲啊,佛法是讲求证的。假设求证不到,那跟普通看小说一样,武侠小说一样:一道白光嗬就飞到那个山头去了,他的头就掉下来。那我都可以想,那有什么用啊。

  所以这个心,是什么心?嗄,刚才也提了,说这个朋友找尸体的事,就是心意识的大问题啊。哎,那么你可以解答,他有个大问题。他死了刚过三天,尤其是这个横死的,他中阴身没有离开,在中阴身就具备了五通,尤其他儿子朋友在旁边,就这个真诚的,藉这个心物的力量,他就可以发挥作用。如果他平常修养高一点,岂止尸体上可以流血,实际上还可以起别的花样。这中阴的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啊,将来唯识学里头都有的,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这个心物,是个什么心?第一我们晓得,现在我们思想的,所讲的心脏的,脑筋在想,脑力在想,只属于感觉,统统是属于意识的状态。这不是心,这是意识作用。第六意识作用。乃至我们身体内外,这个两手一举,身体,人体学上科学说周围有个光圈,这个时候所达电感光圈范围,包括脑子的思想,心理的感觉知觉,统统是属意识的范围,第六意识范围。所谓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不是第八阿赖耶识,是第六意识。你们要特别注意呃,只要心理学讲的下意识,当作佛法的第八阿赖耶识,那你是错到外婆家里去了,大错特错。我看有许多新的佛学文章就这么写。那真是哎呀,恐怕三副牙齿都笑掉了,这是完全不对的。这是意识范围。

  所谓心的范围呢?第八阿赖耶识范围,这范围就包括三界宇宙心物一元形而上一体的,最难研究的第八阿赖耶识了。还是我们这次研究,希望大家能好好的深入。打坐学佛想做功夫的,你们想念佛往生净土的,这个理通了以后,必定往生。

  这个心――意――识,识是什么呢?没办法比了。只能作个什么东西比呢。第八阿赖耶识当作是大海。啊大海你们看到过没有?明光法师你看到过大海没有?没有。我都没看过,我年纪比你大。那周围水就在这表面,我们是看到海面这个水,海是个抽象的名词,由许多咸水累集起来就是海,海是个名称。只是个名,这名是代表这么一个相――一个现象。实际上我们船走在上面,不是在水皮上走,这船在海面上走,在因明的观念是错了。在文学观念是可以,对不对?你懂了吧?哈,你学科学的应该懂了,对吧。所以你说真的用逻辑因明来讲你看过海面?谁都没看过海面。唉,看过那么打个地方用水堆积起来,说我们人类假定个名词叫海,是这么个现象,是个名相而已。对海我们了解了这个名相。

  这个海,我们看到海上有浪,对不对?看到浪上面有浪花有水泡,对不对?这个都有呃。你看到海动过没有?这话你不敢答了唉,嘿,我可代替你答,因为你没有研究过海洋学。海水深部根本没有动,只是上面的表层波浪在动。海水深处也没有涨落,看到了对不对?上面波浪在动,假设把这个波浪当“意”,思想就是那个波浪的“意”。那么还有波浪下面的小浪花那个东西就叫做“识”。这个叫做比方,在因明里叫中意喻,这是喻的作用――我现在这个说法。学因明逻辑学这是个比喻。因为没有办法把这个话说明,只好拿比喻来说明这样就叫做“识”。心意识所谓“唯心所造,唯识所生”啊。这个是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南怀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