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148)

  李翱对朝廷的这一举措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大唐中兴的先兆。但他认为,

  “定祸乱者,武功也;复制度、兴太平者,文德也。”(《新唐书》卷177《李翱传》)。

  他针对当时的政治现实,提出“修文德”的六点意见:用忠正、屏佞邪、改税法、

  绝进献、厚边兵、通雍弊。他认为“此六者,政之根本,太平之所以兴。”他劝宪

  宗说:“如不惑近习容悦之司,选用骨鲠正直之臣,与之修复故事而行之,以兴太

  平,可不劳而功成也”。如果不以这六条根本为意,那么大唐中兴就难以成功。李

  翱向宪宗提出自己的担忧:“若一日不以为事,臣恐大功之后易生逸乐,而君臣进

  言者必曰天下既以太平矣,陛下可以高枕而为宴乐矣,若如此,则高祖、太宗之制

  度不可以复矣。制度不复,则太平未可以遽至矣。”他满怀信心地说,如果能将他

  所提出的这六条完全做到,并保持五年不变,那么五年以后,“臣必知百姓乐康,

  蕃虏入侍,天垂景星,地涌醴泉,凤凰鸣于山林,麒麟游于苑囿”[注],这是和气

  感应的结果。在这里,他援据先儒的天人感应说,为自己的主张张目。李翱比较重

  要的政治主张有这样几点:

  1.用忠正之士,屏奸佞之人。

  李翱认为,国家兴亡的关键,在于君王是否能够信任大臣,大臣是否能以忠正

  辅佐君王。忠正是“百行之宗”。针对有人感慨忠邪难辨,他认为辨忠邪是有办法

  的,“能尽言忧国而不希恩容者,此忠正之徒也。”但忠正之土往往被指责为朋党。

  他指出,“夫忠正之人,亦各自有党类。邪臣嫉而谗之,必且以为相朋党矣。”李

  翱总结历史上的经验,说忠正之士,都是以道德仁义相往来,“邪人嫉而谗之,且

  以为朋党,用以惑时主之听,从古以来皆有之矣。”如两汉的萧望之、周堪、刘向

  是忠正之士,却被邪臣所胜,汉元帝不能辨别忠邪,任用邪臣,造成汉朝中衰。所

  以,能讲逆耳之言的,往往是忠臣,君王要能加以分辨,“用忠正而不疑,则功德

  成”[注]。

  李翱认为用忠正就必须屏奸佞,二者是统一的,对忠正之士虽加以任用,如果

  “杂以邪佞”,则太平必不能成。孔子说“远佞人”,李翱解释说:言不可以共为

  国也。”李翱认为奸佞之人也并不难于分辨:“不知大体,不怀远虑,务于利己,

  贪富贵,固荣宠”,这类人就是奸佞之徒。而且这类人喜欢用“甘言谄辞”来投合

  人主之意,“主之所贵,因而贤之;主之所怒,因而罪之;主好利则献蓄聚敛剥之

  计;主好声色则开妖艳郑卫之路;主好神仙则通烧炼变化之术;望主之色,希主之

  意,顺主之言而奉承之”,这类人往往能得到人主的欢心。李翱警告说,君主如果

  信用奸佞之臣,“大则亡国,小则坏法度而乱生矣”,必须加以警惕[注]。

  李翱关于忠正奸佞之辨是有所指的。当时朝廷中党争很激烈,唐代后期的朋党

  政治正在形成,他也难免卷入其中。他用儒家的君子、小人之辨去分析现实政治中

  的党争,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2.改革税法,减轻百姓负担。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为了解决当时的财政危机,推行“两税法”,

  代替过去的租庸调制度。到唐宪宗元和末年,这种“两税法”产生了一系列弊病,

  给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从建中初到元和末四十年来税额未变,但物价变化很大。

  当时税户交纳十千线的税额,只需要二匹半绢;而元和末同样交纳十千钱的税额,

  却要八匹绢。这样,实际上税额增加了三倍,造成“农人日围,末业日增,一年水

  旱,百姓菜色,家无满岁之食。”李翱主张改革税制,不再让百姓交钱,而代之以

  布帛,恢复唐初的租庸调制,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百姓的负担[注]。在《平赋书》中,

  李翱从儒家民本思想出发,认为“四人(民)之苦者莫甚于农人。麦粟布帛,农人

  之所生也,岁大丰农人犹不能足衣食,如有水旱之灾,则农人先受其害。”他同情

  民间疾苦,主张“善为政者莫大于理人,理人者莫大于既富之,又教之。”应先让

  百姓富足,然后才有可能施行教化。如果百姓不足,就会“视其长上如仇雠”,自

  古危亡之道,皆由于此。他批评重敛百姓的做法说,“人皆知重敛之为可以得财,

  而不知轻敛之得则愈多也。”他进一步论证说:“重敛则人贫,人贫则流者不归,

  而天下之人不来,由是土地虽大,有荒而不耕者,虽耕之而地力有所遗,人日益困,

  财日益匾,是谓弃天之时,遗地之利,竭人之财。”他希望恢复远古时的井田制及

  什一之法,认为“秦灭古法,隳井田,而夏商周之道废”,因此作《平赋书》,取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