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267)

  从义理方面加以疏解,深入探讨其微言大义,发明张大朱熹之说。他摆脱了汉唐局

  限于文字训诂的治经方法,在五经研究上完成了由汉、唐的典制训诂转入宋元的义

  理疏注这一发展过程。毋庸置疑,这确是“朱子门人所不及”的经学成就。即使在

  元代,研究五经者虽然不乏其人,但唯有吴澄的成就最为显著。

  八、草庐学说

  吴澄与许衡同为元代名儒,当时号称“北有许衡,南有吴澄”。许衡主要是承

  传程、朱之学,而吴澄则主要是折衷朱、陆之学。《宋元学案·草庐学案》将吴澄

  列为“朱熹四传”、“象山私淑”。全祖望说:“草庐出于双峰(饶鲁),固朱学

  也,其后亦兼主陆学”;“然草庐之著书,则终近乎朱”。(《宋元学案》卷92)

  吴澄,就其师授而言,当是朱学人物,所著《五经纂言》,也是“接武建阳(朱熹)”;

  但从其论学实际来看,吴澄又是元代“和会朱陆”的突出人物。对于朱、陆之学,

  他既看到了其相同的一面,也看到了其相异的一面,他企图解决朱、陆之间的矛盾,

  进而和会朱、陆。在理学上,吴澄确实谈了不少朱学的内容;但对于朱、陆的分歧,

  他又基本否定了朱熹的“道问学”论,而接受了陆学的本心论,提倡读书问学当以

  陆象山的“尊德性”为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朱熹哲学方法与体系的矛盾。因

  此,草庐学说是折衷朱、陆的产物。

  以下分别从道统论、天道观、心性说三个主要的方面,对吴澄的理学思想进行

  简要的论析。

  道统论儒家道统说,始于唐代古文家韩愈。韩愈为了辟佛反老,特提出儒家圣

  人传道的道统。此说一倡,遂为后世儒家所祖述,道统也就成了儒学名流自谓得孔

  门心传、以抬高自己身价的工具。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人就是如此,吴澄则更有

  甚之。他19岁作《道统图》,便慨然以接武朱熹继承道统自任。对于道统,吴澄曾

  有这样的论述:

  道之大原出于天,神圣继之。尧舜而上,道之元也;尧舜而下,其亨也;诛泅

  邹鲁,其利也;镰洛关闽,其贞也。分而言之,上古则羲皇其元,尧舜其亨,禹汤

  其利,文武周公其贞乎!中古之统,仲尼其元,颜曾其亨,子思其利,孟子其贞呼!

  近古之统,周子其元,程张其亨也,朱子其利也。孰为今日之贞乎?未之有也,然

  则可以终无所归哉?(《元史·吴澄传》)

  从这段文字中,充分体现出吴澄道统论的几个主要观点:

  其一,以天为道统之原。韩愈的道统始于尧舜,而吴澄则借用董仲舒“道之大

  原出于天”之说,视天为道统之原,尧舜继之。这显然反映了宋以来儒家的宇宙本

  体观念。

  其二,高度重视宋代理学。吴澄根据《周易》的元、亨、利、贞排列,把道统

  的发展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三个历史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元、亨、利、贞

  四个小段;而特别把两宋理学排在儒学发展的“近古”阶段,亦即最后阶段,处于

  终结之“贞”的最高位置。这表明吴澄对于两宋理学的极端重视。

  其三,一自我标榜为朱子传人。吴澄在《道统图》中,将近古理学阶段从周敦

  颐发展到朱熹,按序排列为元、亨、利,而处于终结的“贞”却有意留下一个空缺。

  显然,吴澄的本心是想以“贞”自任,从而跻身于宋儒诸子之列,成为朱熹之后道

  统的继承人。

  天道观探讨太极、理、气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是理学的基本内容。吴澄的天

  道思想,主要包括自然观、太极与理气论。

  关于天、地、日、月和人、物的形成,吴澄认为皆本于“一气”。他曾经说过:

  天地之初,混沌洪濛,清浊未判,莽莽荡荡,但一气尔。及其久也,其运转于

  外者,渐渐轻清,其凝聚于中者,渐渐重浊;轻清者积气成象而为天,重浊者积块

  成形而为地。天之成象者日月星辰也,地之成形者水火土石也。天包地外,旋绕不

  停,则地处天内,安静不动,天之旋绕,其气急劲,故地浮载其中,不陷不堕,歧

  伯所谓大气举之是也。天形正国如虚球,地隔其中,人物生于地上,地形正方如搏

  骰,日月星辰旋绕其外,自左而上,自上而右,自右而下,自下复左。(《吴文正

  公全集》卷1《原理》)

  吴澄的所谓“气”具有实体性,是形成天地人物的质料。这种认识应当说具有

  一定的唯物论因素。

  然而,吴澄并未把“气”作为宇宙的本原,而将宇宙本原另属之于“理”和太

  极。对于气与理的关系,吴澄认为:“自未有天地之前至既有天地之后,只是阴阳

  二气而已。本只是一气,分而言之则日阴阳,又就阴阳中细分之,则为五行,五行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