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06)

  之手,无使淆乱,白衣从事,亦所以报故国也”(黄嗣艾《南雷学案·万石园先生》),

  因而同意自己的得意门生万斯同等参与史局(万斯同“不署衔,不受俸”,却是事

  实上的修史总裁)。梨洲虽身居草野,对《明史》的修撰仍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如全祖望所说:“公虽不赴征书,而史局大案,必咨于公”,“历志出吴检讨任臣

  之手,总裁千里贻书,乞公审正而后定”,“地志亦多取公《今水经》为考证。盖

  自汉唐以来,大儒唯刘向著述强半登于班史……而公于二千年后起而继之”(《神

  道碑》)。可见《明史》无论在编撰方针上,还是具体内容上,都有不少地方得自

  梨洲的贡献。

  除了以上概略介绍的几点之外,梨洲在自然科学领域也卓有成就,还为文化学

  术界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各种人材,同时,他又是一位文学家、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黄梨洲生当中国学术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前夜,他的学术思想承先启后,在中

  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的那种一生奋斗不息、目光永远向前、不

  倦追求真知的精神必将永远激励后来的中国人。

  (邱进之 撰)

  主要参考书

  1.《黄梨洲先生年谱》,黄炳囗编,《梨洲遗著汇刊》本,民国四年时中书局

  版

  2.《清史稿·黄宗羲传》,上海古籍版

  3.《南雷文定》,《四部备要》本

  4.《明儒学案》,《国学基本丛书》本

  5.《黄宗羲全集》第一、二册,浙江古籍版

  6.《黄宗羲论》,浙江古籍版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

  下一篇 回目录

  清学开山 顾炎武

  (1613—1682)

  顾炎武是明末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起初名绛,后来改名继绅,以

  后仍名绛,字忠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占领南京后,才改名为炎武(一作炎午),

  字宁人,而学者都尊称他为亭林先生;曾经自署圭年,又因为一度侨居南京钟山下,

  所以有时自号蒋山佣。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613年7月15日),

  清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初九(1682年2月15日)在山西曲沃因病去世,按过去的习惯计

  算,享年70岁。

  顾炎武是明清之际伟大的思想家、开一代之风的著名学者,同时又是伟大的民

  族志士。他“耿耿孤忠”,至死不向清统治者低头,平生“足迹半天下”,一面考

  察山川形势,同时结识豪杰,联络同志,希望能有机会恢复明室;他一生勤奋治学,

  尤其重视有关国计民生、能“经世致用”的知识,治学的态度谨严而慎重,特别强

  调实地考察取证,所以能够“博学于文”,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清

  代学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

  一、感四国之多虞,耻经生之寡术

  顾氏为江东望族,祖居吴郡(今江苏苏州),后世几经迁徙,到南宋初年定居

  昆山。顾炎武曾祖章志,嘉靖癸丑(1553)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这以后家

  道中落,祖父绍芳万历了丑(1577)科进士,官却只做到从六品的左赞善,到了他

  的父亲同应(字宾瑶),就仅仅是个未曾入佳的国子监萌生了。炎武叔祖绍芾(字

  德甫,号蠡源)之子同古未娶而丰,其聘妻王氏矢志守节,因此,炎武出世之后,

  就过继给已去世的堂叔为嗣,由王氏抚育。

  顾炎武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嗣母王氏是太学生之女,知书识字,而且意志

  坚强、深明大义,作为一个居孀的妇女,她别居一室,“昼则纺绩,夜观书至二更

  乃息”,尤其喜欢读“《史记》、《通鉴》及本朝政纪诸书”(《先妣王硕人行状》)。

  炎武6岁,王氏就教他读《大学》,9岁又读《周易》。万历四十七年(1617),顾

  炎武人塾学习,而家中对他的教育仍然抓得很紧。炎武的嗣祖绍芾虽然只是个从来

  没有当过官的国子监生员,但却关心国家大事,熟悉朝章典故,而且性格“豪迈不

  群”(顾炎武《三朝纪事阙文序》),“负气伉爽,不肯少河流俗”(陈济生《启

  祯诗选·太学顾先生绍芾》),与天启时期政坛人物常相往来,对当时朝政腐败的

  情况十分了解。有一天,他指着庭院中的草对炎武说:“尔他日得食此,幸矣!”

  (《纪事阙文序》)于是要炎武认真学习“古兵家《孙子》、《吴子》诸书及《左

  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这时顾炎武年方10岁。第二年,绍芾

  又令炎武阅读《资治通鉴》。当时的人多不读《通鉴》,而代之以朱熹编纂的《通

  鉴纲目》,绍芾对这种状况十分不满,他说:“凡作书者莫病乎其以前人之书改窜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