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344)

  嘻,万里之广土,四万万之众民,而可有此约哉!”(《中日和约书后》)他吸取

  了第一次孤军奋战的教训,首先通过其弟子梁启超去鼓动广东、湖南的举人联名上

  书,然后进一步发动其它各省举人行动起来,共同上书光绪,吁请朝廷拒绝和约。

  当时在京的18个省的举人,纷纷响应康有为的号召,决定联名上书。大家久慕康有

  为的大名,故公推他起草奏稿。康有为以满腔悲忿,奋笔疾书,用一天两夜时间,

  写成一份18000余言的上皇帝书,坚决反对《马关条约》,提出了“拒和”、“迁都”、

  “练兵”、“变法”四项救国主张。公车们建议光绪皇帝,“下诏鼓天下之气,迁

  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第一,“下诏鼓天下之气”。康有为认为,割让台湾,即亡国之举,“诸国以

  中国之易欺也”。如此下去,“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幻想通过割地以

  保都畿,“则自叹其肉,手足腹心应时尽矣,仅存元首岂能生存?且行省已尽,何

  以为都畿哉!”出路仅仅在于拒绝和约,团结民心,救亡图存。康有为吁请光绪,

  应该速下三诏:一下罪己之诏。“责躬罪己,深痛切至,激励天下同雪国耻。”二

  下明罚之诏。对主和辱国的权臣,丧师失地的将帅,擅许割地、辱国通款的使臣,

  守御无备的疆吏,或明正典刑,或予革职,黜退尸位大僚,无妨贤路。“庶几朝政

  肃然,海内吐气,忭颂圣明,愿报国耻。”三下求才之诏。“诏下九卿、翰詹、科

  道、督抚、两司,各举所知,不论已仕未仕,引见擢用,随才器使。昔汉高之于樊

  哙,每胜增其爵级,其于韩信,一见即拜大将。凡有高才,不次拔擢。天下之士既

  怀国耻,又感知遇,必成致死力以报皇上。”康有为预言,只要三诏一下,赏罚得

  当,士气咸伸,“天下必距跃鼓舞,奔走动容以赴国家之急”。

  第二,“迁都定天下之本”。康有为认为,首都为天下之根本。“方今旅顺已

  失,威海已回,险阻无有,京师孤立……无以为防守之计。”“故非迁都,智者无

  所骋其谋,勇者无所竭其力,必将坐困胁割尽而后已。夫以一都城之故而亡其国,

  岂不痛哉!”所以当今最要紧的事之一,就是迁都西安。只要一迁都,即使是失去

  旧京,也无足轻重,“而朝廷深固不为震慑”。凭西安之险要,日本人是无法攻占

  的,则都城可保。“或偏就驾驭,不必割地,和议亦成,即使不成,可以言战矣,

  故谓迁都以定天下之本此也。”

  第三,“练兵强天下之势”。康有为提出,用选锋、选将、购械的办法,训练

  重兵,以待敌变。一夫用兵者,用其气也”。至于选将,则“贵新不贵陈,用贱不

  用贵”。他还提出让各地方绅士自办团练,不拘一格推荐“忠义沈毅慷慨知兵之士”。

  此外,康有为还清光绪帝“宜选精于制造操守廉洁之士,专购英黎姆斯枪十数万以

  备前敌,并广购毒烟空气之炮、御弹之衣,庶器械精利,有恃无恐,是谓购械。”

  在康有为看来,只要有精兵、猛将,再加武装以精良装备,就能稳操胜券了。

  第四,“变法成天下之治”。这才是康有为此次上书的核心。在康有为看来,

  以上所陈三策,“皆权宜应敌之谋,非立国自强之策也”。只有变法,才足以自强

  立国,“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

  如何变法图强?康有为提出了四项建议。

  (1)富国。“变之之法,富国为先”,其法有六:

  一曰印行钞票。康有为认为,聚举国之财,收举国之利,莫如钞法。“今天下

  银号报明赀本,皆存现银子户部及各省藩库,户部用精制钞,自一至百,量其多少,

  皆给现银之数而加其半,许供赋税录饷。其大者户部皆助赀本,其亏者户部皆代摊

  偿,助其通流,昭彰大信。巨商乐借国力,富户不患倒亏”。随着统一钞票的流通,

  国家可扩大商务,可筹集军饷,可聚资建设,可致国富民强。

  二曰兴修铁路。康有为指出,铁路“可缩万里为咫尺,合旬月于昼夜”,方便

  运输、经商与交流。鉴于修筑铁路耗资巨大,款项难筹,故建议允许由私人资本修

  筑铁路。这样不仅国家可收入七千万两银钱,“且可裁漕运而省千万之需,去驿铺

  而溢三百万之项。”

  三曰发展机器轮舟。即允许民间设立机器工厂和轮船公司。“机器厂可兴作业,

  小轮舟可便通达……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四曰开矿。康有为提出,西方许多国家都因采矿而富强,而我国“藏富于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