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国历代大儒_舒大刚+杨世文【完结】(76)

  洛阳。在洛阳,王充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大开了眼界,大增了学问,

  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

  三、负笈京师

  东汉的京师在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刘

  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夺得天下后,特别注重文雅,尤向儒术。史

  称他“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收集典籍,征招遗隐,“于是四方学士,莫不抱负

  坟籍,云会京师。”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光武皇帝特起太学,设博士,用

  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

  革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因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

  造,王充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学习。王充到太学的时间,大约在建武二十年

  (公元44年),谢承《后汉书》载:“班固年13,王充见之,抚其背谓班彪曰:

  ‘此儿必记汉事。’”谢承书已佚,此文见于范晔《后汉书·班因传》李贤注。班

  因生于建武八年,比王充小5岁,班固13岁,王充到京师时,已年满18,正当汉光武

  二十年。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不过,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

  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

  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复记诵,味同嚼腊;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

  步。加之光武皇帝沉迷纬书谶记,事无巨细,皆决于图谶,神学迷信,充斥学坛。

  太学教育,不仅方法僵死,而且内容虚诞。好在这时王充的前辈学者社林、郑众、

  桓谭、班彪等人都在京师,他们都是古文经学家,博学淹贯,号称大儒。在数家之

  中,王充对桓谭和班彪最为推崇,受他们的影响也最深。

  班彪(公元2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

  有名的古文经学家、历史学家,史称“通儒上材”。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

  记后传》。他为人的特点是:“仕不为禄,所如(往)不合”;治学的特点是:

  “学不为人,博而不俗”;写作的特点是:“言不为华,述而不作。”(《汉书·

  自纪》)其子班因,宇孟坚,即《汉书》的作者,亦博学多通。史书说他“博贯载

  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后汉

  书·班彪列传》)当时亦在太学肄业。王充对班氏父子十分赞赏,说:“班叔皮续

  太史书百篇以上,记事详悉,义理浃备,观读之者以为甲,而太史公乙。于男孟坚

  为尚书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里(小国)也,乃夫周召鲁卫(大国)之

  谓也。”将班氏父子视为超人奇士,比作文华秀美的泱泱大国(《超奇》)。王充

  以班彪为师,以班因为友,日诵诗书,砥砺德行,在学问文章、立身道德上都大受

  其影响。本传说王充“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不守章句。”

  班彪并未任职太学,王充师之,乃私淑弟子。王充“好博览不守章句”,正是师承

  于班氏“博而不俗”,“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的家学风格。后来王允“仕郡为

  功曹,以数谏诤不合去”;著书“形露易观”,“直露其文,集以俗言。”这些都

  与班彪“仕不为禄,所如不合”,“言不为华”的为人处事方法和文章风格绝相类

  似。

  在思想方法上,王充又得益于桓谭。桓谭(公元前23年一公元50年),字君山,

  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博学多通,遍习五经”,是两汉之际著名学者。著

  有《新论》一书。他治学的特点也是“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与班氏父子学风

  相同。在思想方法上,颇具求实精神,喜好古文经学,常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

  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他曾在光武皇帝面前冒着杀头的危险非议谶纬神学,

  对俗儒的鄙俗见解更是深恶痛绝,常常调笔讥讽,“由是多见排抵”。桓谭求实的

  治学精神,王充特别欣赏,他在《论衡》书中多次赞赏说:“(桓谭)又作《新论》,

  论世间事,辨照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超奇》)“世间为

  文者众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论之,可谓得实矣。论文以察实,则君山

  汉之贤人也。”(《定贤》)王充本来对汉代的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等人十分赞

  赏,但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最为激赏,说“仲舒之文可及,君山之论难追”

  (《案书》片“彼子长(司马迁)、子云(扬雄)说论之徒,君山为甲。”(《赵

  奇》)认为舒仲其文虽奇,犹可学而及之;桓谭出语高峻,非可企及。甚至与以论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